王先生,方才您與郡王都說了些什麼?”

王甫淡淡一笑,從容不迫地道。

“我只是提醒了大王,我大遼晉王殿下已入宋境。”

馬植瞬間秒懂,不得不朝著王甫翹起了大拇指,高,實在是高。

宋國這就相當於手裡邊握著一把王炸的好牌,這也是為何蕭奉先會被嚇得臉色大變,如此迫不及待的原因。

你敢不答應,宋國有的是辦法扶立晉王為遼國之主,然後以替遼復國之名,盡取這燕雲十六州。

何況現如今宋國武卒之戰力,已然是久經戰火的考驗,滅西夏,覆遼騎,敗金國。

一副越打越強的架勢,他們已然在河北之地精兵簡政,磨刀霍霍數載,不是他們解決不了如今早已虛弱不堪的大遼,只是為有一個和平接收燕雲十六州的機會罷了。

“不愧是自有科舉取士以來,以十一之齡而得以高中狀元的神童啊,宋國有此等國士,復漢唐之盛世,就在眼前……”

#####

梁王耶律雅裡於南京析津府登基為大遼天子,宣佈北面的耶律淳是偽帝,號召天下共伐之。

冊封國舅蕭奉先為秦晉國王,中書令,攝政主持大遼軍政。冊封國舅蕭嗣先為魏國王,樞密使,遼興軍節度使……

並且在第一時間委派副宰相、禮部尚書馬植為使臣,徑直朝著宋庭而去。

現如今的大遼樞密副使,南部都統兼信安軍節度權耶律宏光,早在第一時間就離開了析津府,快馬加鞭地徑直奔向遼宋邊境。

#####

“遼國樑王登基為皇,如今已委副宰相、禮部尚書馬植為使前來……”

高璋掃過這些被他連夜召集而來的文武大臣,沉聲言道。

“這位新登基的遼國之主願意向我大宋獻出燕雲十六州,換取我大宋全力襄助遼國新主耶律雅裡……”

此言一出,廳內先是一片死寂,旋即就是一陣差點把屋子頂都給掀開的呼喊聲在廳中此起彼伏。

看著這些大宋文臣武將此刻興奮到無以復加的樣子,高璋亦笑了半天之後,這才撩起前襟,快步朝著屋外行去。

在一干人等錯愕的注視之下,高璋來到了廳外,迎著廳外那過百役吏士卒好奇的目光選好了方向。

扶了扶自己的官帽,理了理衣襟,這才五體投地拜倒在地,連續三拜。

那些陪同高璋一同走了出來的一干文武,心中單走一個六,都順風順水地面朝著大宋東京的方向拜倒在地。

就聽到那高璋慷慨激昂地大聲誦道。

“臣恭祝聖天子蕩平西夏,恭祝聖天子立我宋域於遼東,恭賀聖天子收復燕雲之地在即……

文武之才,高出前古。蓋三代以還,中國之盛未之有也……”

#####

“……天錫義勇,神運機智,戡定禍亂,削平天下,海內蒙恩,德至渥也。”

“這一期《東京商報》所言極是,官家的確可謂聖天子也,太祖皇帝得天下,破上黨,取李筠,徵維揚,誅李重進……定我大宋社稷。”

“太宗皇帝破北漢,武功雖不足,但是內修文治改革科舉,大修書籍,令我大宋文治鼎盛……”

“……官家繼承父兄之遺志,銳意變法革新,精修武備十餘載,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拘一格。”

“破格錄十一之齡的高珪璋為有史載以來的神童狀元,又選賢用能,方有我大宋掃平西夏,解西北百年之憂患。”

“如今燕雲十六州光復在望,我大宋終於也有了復漢唐盛世之大氣象……”

安坐在樊樓東樓雅間中的師師姑娘,聽著下方的那些明顯喝得面紅耳赤,猶自興奮地在這裡高談闊論的達官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