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股神林朝一夜之間火遍香江。

經濟導報,財經報這類金融類的報紙,頭條上都被替換成了林朝。

東方日報,天天日報,之類的日常報紙,也刊登了李福別墅中的聚會,以及林朝與諸位資本的合照。

而刊登的內容便有點意味深長了。

【股神林先生操盤救市,港股市場盤活全靠他在背後指點】

【林股神參加港交所李先生晚宴,無數富豪相陪】

【最年輕的股神,一己之力救活整個股市】

【林朝先生真乃救市英雄,舉重若輕,將整個港股市場盤活,如此重要,事關股民生計的民生之事,對他來說居然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為民服務,天經地義!林先生如此格局,令人驚歎。】

【相比之下,香江某些股市資本大佬的吃相便相當難看,在港股火熱的時候吃的飽飽的,然而股市危機的時候甚至不願意出手相助】

報紙上具體指向誰沒有明說。

但是有很多人都感覺被人身攻擊了。

林朝這一次算是在香江出了名,也在無形之間得罪了人。

得罪了多少人,他自己也不清楚。

看到今天的財經報時,許多人都莫名躺槍。

“荒唐,一個內地來的泥腿子,連名氣都沒有,也剛在我們的地盤囂張!”

“竟然敢自封為股神,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我看這些金融報刊的編輯,是分不清自己的腳站在哪塊土地上了!”

最感覺受到刺激的人,當屬劉雄了。

他當年就是靠著實業轉股市,而後在股市起家的,能夠作用現今如鉅額的資產,自然也離不開港股市場。

所以現在的他。

感覺報刊上說的那個人就是自己。

“哼,去給我查查這個神秘的林總,到底是什麼來路,竟然敢在我們本地勢力面前猖狂!”

作為本地勢力,劉雄資本的雄厚,可以說遠超參加李福聚會的那些人。

70年代末期,石油危機的陰影仍然揮之不去。

歐美沉浸在節約能源的聲音中。

除了當時的懷舊氛圍,劉雄生產的物品在美市場也很受歡迎。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從兩萬元起步,只有二十幾名員工,後來,員工人數增長到過萬人。

而劉雄也獲得了第一億的人生財富。

他是目前為止,為數不多在中英簽署聯合宣告之後,在美上市的公司。

在他名下的實業資產上市之後,身價資產更是超過十億。

85年,劉雄突然賣掉自己產業的股份,離開公司。

導致原廠產業股價暴跌。

後來,他利用自己的低位在市場上吸納股份,半年後,他重新控制了自己的產業。

或許是這一次控股,讓他看到了股市的潛力與股市賺錢的效率。

86年,他收購了有60年曆史的房產公司,然後開始了他的股市狙擊手生涯。

87年開始,他已經依靠自己的影響力,在深地投資工業專案,收下的房產公司在國內也是遍地開花。

如今在香江,是舉足輕重的商界大亨。

能夠與他掰手腕的人,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