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墨接到八百里加急的聖旨後,有心抗旨不接,但又不敢。
讓他去對付楊毅,他是一百個不願意。
楊家那些傢伙沒一個是好惹的,楊毅更是楊家的佼佼者,胡墨深知楊毅的厲害。
是他非常忌憚的一個人物。
而且他還擔心邊關少了他這個統帥會被大竹帝國鑽了空子。
聖旨催促的急,胡墨沒有時間一一部署,只能寫了幾封信叮囑那些守城的將領們,讓他們堅守城池,不可隨意出城迎敵。
並每日勤加訓練,不可懈怠。
隨後胡墨就在幾名皇差的陪同下趕往了劍門關。
說是陪同,其實就是監視。
柳如煙又調撥了3萬多御林軍,補足十萬大軍,帶著大批糧草,軍需物資等趕往劍門關。
蜀王的5萬大軍也來到了夏都城,等待進攻的命令。
一場暴風雨慢慢逼近劍門關。
楊毅派出了大量探子四處打探訊息,隨時關注著敵人的動向。
當他得知是胡墨前來擔任主帥時,心中五味雜陳。
原主十分欣賞這個靠著一己之力坐上天鷹軍統帥的胡墨,因為這傢伙並沒有什麼背景,就是靠著自身的才能一步步爬起來的。
當然了,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先皇想要用天鷹軍來制衡一下黑羽軍,所以胡墨被破格提拔了,這是帝王的制衡權術。
楊毅承認胡墨是一個很難纏的對手,但楊毅並不怕他,也不打算鳥他。
他只需固守劍門關,就算胡墨帶領天鷹軍來攻城都攻不破,別說只是御林軍這些沒經歷過戰事的兵了。
一面固守城池,抵擋禦林軍,一面主動出擊,消滅蜀王的軍隊,擴大地盤,獲得系統獎勵。
等到巴蜀之地都盡收囊中,他的兵就已經練得差不多了,再反過來對付御林軍,攻打大坤帝國其他地盤。
這就是楊毅的初步計劃。
只是楊毅的新兵練兵還沒一個月,現在出擊為時過早,還需過一段時日。
胡墨也是同樣的想法,他接手十萬御林軍的第一件事不是去攻打劍門關,而是練兵。
他檢閱了御林軍這十萬大軍,發現隊形不齊,精神面貌不振,這樣的兵如何敢跟楊毅廝殺。
他要把十萬御林軍練成精兵,練成令行禁止,軍紀嚴明的鐵軍。
柳如煙聽說此事後,很是著急,催促胡墨儘快攻打劍門關。
但胡墨只是裝模作樣的用小股部隊攻打了一下劍門關做做樣子,就還是該幹嘛幹嘛。
在楊毅和胡墨的無形默契下,兩邊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練兵。
他倆沉得住氣,蜀王柳城南派來的大軍卻有些沉不住氣了。
他們已經在夏都城駐紮了20多天了,什麼進攻命令都沒得到,天天練兵,睡覺,閒的都蛋疼。
原劍門關守將謝君蘭,夏都城守將杜明勝和蜀王派來的5萬大軍統帥李培博聚在一起商討。
“咱們要不要前去劍門關會一會楊毅?”謝君蘭問道。
他是三人中最想奪回劍門關的,畢竟他是劍門關原來的守將,現在寄人籬下,日子過得也不舒心啊。
“可是咱們沒有得到上頭的命令啊!”李培博說道。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謝君蘭慫恿道。
“就是,就是!要不去劍門關溜達溜達,看看形式?”杜明勝提議道。
在兩人的勸說下,李培博有些意動,待在夏都城實在是有點無聊。
他可是來打仗的,又不是來度假的。
“要不,溜一圈?”李培博有些意動。
“溜一圈。”謝君蘭有些興奮的說道。
說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