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好山洞的傷患,勤娘打著採藥的幌子帶著巧姐出了山洞,一路沿著林間小道下了山,偷偷溜進十里鋪。
十里鋪現在被豫國佔領,裡面有豫國計程車兵巡邏,但並沒有傷害裡面越國平民百姓。
勤娘揹著一個藥簍,一襲尼姑打扮在人群中顯眼又不惹人注目。
大多看到的人都是掃一眼就挪開眼睛,只因勤娘給倆人畫了妝,將倆人的手臉塗黃,又畫的疲憊憔悴。
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兩個平凡普通的修行之人。
“先去藥堂看看吧!”勤娘揹著一路上遇到的藥材進了鎮上唯一一家開著的醫館。
一進醫館,門內就守著兩個帶刀計程車兵。
勤娘目不斜視的牽著巧姐走向櫃檯。
“施主,我採了些新鮮的藥材,不知貴店可收!”
一聽是賣藥的,店家立即來了精神,戰爭一響,藥材就成了稀缺。
“看你是個懂藥的,我們店裡本是不收沒有處理過的藥材,但你這都是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藥,現在急缺,我給你按處理好的中級藥收。你看怎麼樣?”
“多謝老闆,不知我可否用這些藥材換些成品藥?”
掌櫃抬眉朝門口的兩個門神比了比,“現在非常時期,有的藥不對外出售!買藥都要人作保或路引!”
“那驅蟲藥,治療月經不調,跌打損傷的藥酒這些可對外出售?”
“這倒是可以!”
“紅棗如果有的話也給我稱一斤!”
“有的,請您出示路引!”
“好!”勤娘神色自若的從自己貼身口袋裡掏出一紙公文。
現在的路引辨別是用特殊的紙張加上當地政府的官印。
勤娘在讓霍連勝手下給自己弄假戶籍時,也要了四張特殊的紙。
感謝原主父親時常在外跑生意,對於路引,勤娘是在熟悉不過,感謝這時代的資訊流通速度滯後,防偽技術不強,她自己刻了個蘿蔔章,給自己辦了張假證。
又補了兩錢銀子,勤娘買了藥,有驚無險的出了門。
小鎮上因為戰爭,街道兩旁的商鋪都關了門,不見一個擺攤人。
勤娘帶著巧姐敲開了約定的悅來客棧斜對面的雜貨店的門。
店家從門縫裡看到是兩個女尼,還有她手裡的銀子,商人逐利,還是開啟了門。
“客官,您要什麼?”
看著都空了的貨架,勤娘朝掌櫃的一禮,“我想買五兩粗鹽、一斤素油,水囊一個,兩副木筷兩個木勺兩個木碗。菜刀、 剪刀各一把!陶罐一個!”
“菜刀、剪刀要到鐵匠鋪去買,但他被徵走了,你不用去了!”
“不知店家可否行個方便,將舊物賣給貧尼!”
說著勤娘遞上了五兩的碎銀。
老闆心裡盤算了一下,就算備齊了勤娘要的東西,還能賺二兩多的銀子,自己的東西反正是個舊的,自己家裡還有多的,想著店裡好久不開張,賣給出家人也沒什麼風險,老闆也就同意了。
看老闆收了錢,勤娘開始跟老闆套起近乎:“店家,不知哪裡有賣饅頭或者乾糧的!我跟我徒弟想要遠行!”
“這時候哪有往外賣糧食的!”
“我看對面客棧有人進出……”
“那客棧原來的掌櫃老孫早跑了,現在是豫國人接管,裡面進進出出的還都是男人……”
“那您知道哪裡有賣吃的嗎?不拘什麼,能果腹就行!”
聽勤娘這麼一說,那人眼睛滴溜溜一轉,殷勤的說道:“我這裡有些黃獨,清水一煮,綿軟可口,好吃耐飢!”
“黃獨?”勤娘按耐住心底的激動,裝作不懂的樣子,心裡暗暗期待掌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