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平安。

除了八嘎國的井上健太,和西八國的樸慶俊。

昨晚,他倆的直播間一直有聲音。

聲音雜亂,聽不出具體的內容,似乎是有人在叫罵、哭泣,其中混雜著籃球拍打地板的聲音,不像是樓上,倒像是窗外傳來的。

而秦淵這裡,則是風平浪靜。

早上起來的時候,他甚至聽到了蟬鳴聲。

“李東!走啦!去上學啦!”

吃過早飯,門口傳來喊聲。

秦淵第一時間沒有答應,而是過了一會,轉頭看著餐桌旁的父母。

“我跟他去上學嗎?”

今天早上他早早起床,沒有看電視,而且吃飯之前主動幫忙盛飯、拿碗筷。

好孩子行為。

根據他的推測,好孩子行為,是有正面效果的。也就是,現在的他,可以得到正確答案。

他提出的,是一個有明確指向的問題。符合家裡的規則。

————

2、每天要在父母離家前離開,要在父母回來前回來;

3、如果遇到問題,可以告訴爸爸和媽媽,他們會保護你;

5、好孩子要聽大人的話;

————

果然,人類模樣的媽媽和冒著黑煙的“爸爸”,給了他肯定的答覆。

“快去吧,楊樂都喊你了。”

秦淵心中大定。

“來了來了!”

他拿上書包,在門口換好鞋,推開家門。

“等你半天了都。”

一個比他高一些的中學生,站在門口,有點不滿地嘟囔著。

“剛才收拾東西呢。”

秦淵嘿嘿一笑,把自己出門晚了這件事糊弄過去,和楊樂一起下樓去學校。

這次試探,收穫很大!

其實他提出的那個問題,是包含幾個含義的。

第一點,是確認門外的聲音是否喊的是自己——李東,是不是自己的名字?

如果不是,父母的答覆應該是“又不是叫你”

第二點,就是確認——現在是不是到了上學時間了?

如果不是,父母應當會說“還早著”“著什麼急”“讓他進來坐會兒”之類的話。

第三點,則是徵求意見——好孩子要聽大人的話,讓父母給出行動指示。

結果是讓他很滿意的。

不僅確定了自己的名字叫李東,還證實了自己之前的推斷,沒有什麼差錯。

目前,他可以確認的潛規則是:

1、好孩子行為,是符合父母要求的,可以消除汙染;

2、在做好孩子的基礎上,父母是會給出幫助的;

3、如果做出不符合父母期望的行為,會導致汙染產生。

4、無意間看到電視是可以的,昨晚他路過電視時故意看了一小會,目前為止沒有後果。

至於好孩子行為是什麼——目前看來,跟大部分家長的要求一致。

在路上,秦淵沒有跟楊樂說太多話。

對楊樂,他了解的資訊太少,而且對學校,也幾乎一無所知。多說多錯,少說話是最好的。

很快,他就到達了青山中學。

楊樂和他是同一個班。但下一個問題來了:教室完全是空的,而他不知道自己的座位在哪兒。沒有猶豫,他直接把書包交給楊樂:

“幫我放下書包,我去上個廁所。”

“快點,過會兒要收作業了,你別來不及。”

“好。”

剛才走過來的時候,他看到廁所的位置了。順著記憶的路線走到廁所,裝模作樣一番,又趕快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