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動人心的會議過後,賈天華和張華回了辦公室。

賈天華一到辦公室就沉沉地坐在椅子上,他覺得自己非常疲憊,雖然黨委會上自己說的萬丈豪情,可資金自籌工作讓他一籌莫展。

他自己心裡明白,自己縱使步了老書記後塵,挪用工作經費,對於500萬來說都只是杯水車薪。深深地無力感如針刺般讓心區絞痛。

張華走進了賈天華辦公室,看到賈天華面如死灰,毫無血色,他不由緊張起來。趕緊關切地問。

“賈叔,你怎麼啦?”

賈天華緩了好一會兒才慢慢開口道。

“還不是修路這事兒鬧的,扎心啊。”

“無論如何,先注意身體。”

賈天華無奈的笑了笑。

“說得輕巧,要是我這把老骨頭能換500萬,那啥也值得了。”

“您可不能說這些喪氣話,辦法總會有的,不就是500萬嘛。”

賈天華有些吃驚地看著張華。

“你有辦法啦?”

張華沉默了一會兒。

“目前沒有什麼好辦法,只是有個想法,或許可以一試。”

“快說來聽聽。”

“咱們金龍鄉有近3萬人,平均每個人拿出200元來,500萬不就夠了?”

賈天華聽了若有所思。

“這給200出去容易,拿200回來那可是難上加難啊,況且現在什麼眉目都沒有,伸手向老百姓要錢,行不通啊,沒有個憑據。”

張華慢悠悠地說。

“也不是沒有憑據,只要故事講得好,咱們就是一憑。”

顯然賈天華沒有聽懂。

“就是說先給大家宣傳修路,動員大家捐錢捐物。”

“大家會響應嗎?”

“我曾遇到過這裡的一個老人,他說只要政府願意出頭修路,他們捐一點錢無所謂。”

賈天華點了點頭。

“這個不妨試試,你先寫個宣傳的材料,通知各村,用大廣播宣傳,沒有大廣播的地方,村上安排人挨家挨戶宣傳到位。”

“好的,我這就去辦。”

“等等,大家捐錢咱們怎麼著也得給個憑證吧。”

“咱們金龍鄉政府給弄個收條,蓋上章?”

“行,捐上來的錢專款專用,及時向大家公開。”

“那肯定的。”

...

往後的好幾天,各村透過大喇叭賣力地宣傳修路的事情,有的人不理解,政府修路怎麼拿老百姓開刀,但大多數都是認同的,因為他們早已經被這條爛路折磨得體無完膚。

...

過了一週,各村到金龍鄉上匯總捐款的事情,各村書記村上都是滿面春光,這個事情得到了各村老百姓的大力支援,大家紛紛捐錢捐物,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全鄉百分之九十的老百姓都出了力,各家根據各家的能力,有的人平50元,條件好的人均500元。

張華認真地過目每個村上建立的捐款臺賬,位於鄉場上的米粉店兩口子居然捐了2萬,這讓張華喜出望外。

匯總統計了一下,當前募集的資金的資金已經達到405萬,只剩下不到一百萬的缺口。

無論怎麼說,這萬里長征已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張華想立刻把這個振奮人心的訊息告訴賈天華。

張華從會議室一路小跑到了賈天華的辦公室門口,可賈天華並不在裡面,他問了綜合辦主任,她也不知去向。

到了下午,賈天華被紀委帶走問話的訊息在金龍鄉政府不脛而走,也不知道最先是誰傳播的。

訊息很快傳到了張華耳朵裡,他很緊張,一刻不停就趕到了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