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布達佩斯 桑達爾宮
一間會議室內,貝拉、蒂保爾·薩麥利、奧托·柯爾文、馬加什(全國赤衛隊總司令)、薩卡希奇·阿爾帕德(後來的匈牙利人民共和國首任主席)和一批人民委員聚集在會議室內,氣氛顯得十分壓抑。
“這……茹利耶爾參謀長怎麼沒來?”全匈中央執行委員阿爾帕德問道。
“他來不了了。”馬加什沉重的說道,說完便讓手底下的衛兵把從茹利耶爾家中所繳獲的各種電報譯文和信放在了桌上。
“茹利耶爾背叛了蘇維埃,將作戰計劃交給了巴黎和會,若不是我們發現的及時,後果不堪設想。”柯爾文說道。
在場的眾人只有一種表情——沉默,局勢已經到了現在的這種地步,誰都不想再打下去了,可他們也知道目前想活下去就必須打。
至於指望蘇俄的支援是不要想了,烏克蘭紅軍沒能打通俄羅斯通往匈牙利的通道,剛開始的時候,蘇俄軍隊還能進攻羅馬尼亞的東北地區來牽制羅馬尼亞軍,後來因頓涅茨克局勢緊張而被迫撤離。
各個地區求援電報如同雪花般傳向布達佩斯。
“目前,第三軍的防線岌岌可危,塞爾維亞軍隊已經兵臨薩格勒布,並且紅軍內部的不少克羅埃西亞人也蠢蠢欲動。
第三方面軍已經撤離至察科韋茨(克羅埃西亞最北部的邊城)。
第二、第五方面軍已經撤至塞格德,在蒂薩河畔展開防禦。”
“這是我想了一晚上想出來的方案,諸位看一看吧。”貝拉說著便吩咐助手把這份檔案交給其他的委員們。
“這……放棄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以及波黑……這不可能!庫恩,你忘了列寧同志的囑託了?”阿爾帕德憤怒的質問。
看完這個方案之後,整個會議室內立刻吵了起來。
“不,我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緩和時間……趕緊結束與塞爾維亞的戰爭……”
“你這是投降主義!”
“當年列寧同志不是也在同志們的佈局中籤署了《佈列斯特條約》嗎?”
“俄羅斯有多大?我們有多大?我們有那麼多的領土割讓嗎?”
“儘快與塞爾維亞結束戰爭,集結全部的兵力擊潰羅馬尼亞。”
“這麼做我們國家將會失去裡耶卡,這是我們唯一的海港,匈牙利會成為內陸國的!”
1918年,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地區的政權垮臺,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先後獨立,併入塞爾維亞,1919年年末,匈牙利紅軍反攻回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
最終雙方吵了半個小時,由人民委員會進行投票決議,最終以十票棄權,三票贊成,一票反對透過了該決議,並最終決定由庫恩·貝拉親自作為代表與塞爾維亞談判。
隨後人民委員會便開始制定《特蘭瓦西尼亞解放方案》
…………
2月末,在得到匈牙利單方面發出的談判邀請後,塞爾維亞和匈牙利陸續停止交戰。
2月29日
庫恩·貝拉和塞爾維亞談判領袖尼古拉·帕什奇(後來任南斯拉夫首任首相)在克羅埃西亞首府薩格勒布會面。
“四年的戰爭,給兩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和平,才是兩國人民的共同追求,您說是嗎?”貝拉笑著問對面的帕什奇。
“呵呵……和平當然是斯拉夫人的追求,不僅塞爾維亞的斯拉夫人需要和平,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地區的斯拉夫人也需要和平。”帕什奇笑著說道。
“貴國在世界大戰中損失慘重,700多萬人,只剩下不到450萬了,還要維持10萬人的龐大軍費支出,而我匈牙利雖然常年戰爭,人民損失慘重,但依舊有近兩千萬的無產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