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二組的夫婦特工方墨書、周怡,是乘坐了山西站所屬的一輛轎車前往的豐店,為不引人注目,司機將車停到君豐公路距離豐店縣五里左右的地方,等候他們。這一帶此前屬於中日兩軍對壘的前沿,所以儘管日軍剛剛佔領了豐店,但從君陵到豐店之間的公路,仍不通長途客運汽車。

在豐店的西郊,方墨書偷偷拍下了大冢聯隊戮城的證據,覺得雖不是此行的目的,但仍很重要,準備儘快上報站裡——除此之外,在這個縣城轉悠了一天,委實沒有什麼值得警惕的情況,於是他和妻子周怡決定立即返回覆命。

他們先於李彥回到了太原。

王穗花分析了二人帶回的情報,覺得的確乏善可陳,唯有確立了原來守城國軍的番號還有些意義,根據方周夫婦從百姓口中探聽來的,守城的主力是中-央軍391團,戰敗後不知去向;另外一支守城部隊則為晉軍獨12旅一部,在戰鬥中臨陣脫逃。而大冢聯隊的戮城證據,則讓軍統女少校驚怒交加,迅速向山西站做了上報。

因為這對夫婦特工沒有帶回王穗花希翼的情報,她不得不將希望全都押在了李彥的身上。

李彥在君陵和文城的時間裡同樣一無所獲,不過,在從文城向北返回的途中,他卻意外親眼目睹了兩支日軍沿著同蒲路的的調動,總算不虛此行。

李彥是搭乘著租來的汽車,從文城向君陵折返的。在文城,他忙裡偷閒給女上司王穗花買了一包當地的風味零食:那是用碩大的乾紅棗剖開後,去棗核,夾入核桃仁,再用冰糖熬製的糖漿封裹住紅棗與核桃仁,外表晶瑩剔透,白裡透紅,入口後甜香綿長,回味無窮;這道風味零食,名為“冰棗桃仁”,在文城可謂家喻戶曉,是入冬令後大人孩子都喜愛的食品。

坐在汽車的後座上,李彥想:自己這趟出行,沒有找到有價值的線索,女少校可能會失望甚至惱怒,但有了這包冰棗桃仁,至少可以撫慰一下對方的情緒。

就在軍統中尉一邊觀賞著白裡透紅的冰棗桃仁、一邊玩味著白裡透紅的女上司容貌之際,公路旁邊的鐵道線上,突然傳來汽笛和輪軌的轟鳴聲,一列小火車正由遠及近、相對而行過來。

李彥吃了一驚,急忙搖開左側的汽車車窗,迎著凜冽的寒風,瞪大眼睛打量著這列小火車——要知道,此前同蒲路由北向南的通車,只到君陵便戛然而止,他這趟從太原出發時就是乘坐的太原到君陵的小火車,而從君陵再去文城就只能搭乘汽車了。可是此刻,自己明明剛從文城出來不到十里路,對面竟然發來了火車!這是怎麼回事?

他急忙吩咐轎車司機停車,自己索性跳到車外,就站在鐵道線邊上,目睹著這列小火車駛到眼前再揚長而去,這一下,他明白了。

這趟列車,共掛載了十一節車廂,貨車車廂居多,依稀看得到載運的是軍火輜重;而一前一後的兩節客車,透過車窗可見滿滿當當的日本兵!

這無疑是北面日軍的軍列,如今文城被瀨名師團大冢聯隊佔領了,北面的日軍軍列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南下了。

在閻錫山治下的同蒲鐵路築路局當差多年,李彥自然對同蒲路上行駛的列車瞭如指掌。同蒲路屬於德制窄軌,所以上面跑著的是小車頭拽著小車廂的窄軌小火車,每節客車車廂設有六十幾個座位,如果擠滿了可容納近百人。

那麼剛剛駛過的去,就應該是一個有士兵押運的鬼子軍列。

李彥乘著轎車繼續往君陵趕,到了君陵火車站,他發現,又一列十一節貨車車廂為主的小火車,正在停車加水,站臺上有荷槍實彈的日本兵值哨,禁止乘客靠近;但李彥這次看得更真切,除了押運的日軍官兵,其餘盡為軍火和糧食補給。而官兵俱出自瀨名師團。

李彥找到了車站的訊號值班員以及道岔工,從他們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