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這個日軍中隊沒有受到任何阻擊,順利地從無人防守的城牆缺口緩坡魚貫登上了北城。而彼時的北城城頭,百姓和守軍幾乎跑光了,日軍迅速地沿著空蕩蕩的城頭一字擺開,瞄準內城反衝鋒的391團官兵持續開火。起初還只是步槍,很快,幾挺九六式輕機關槍也架上了城頭,開始猛烈掃射。

秦忠孝明白了:三營從城頭下撤時一定是徹底放棄了缺口的防禦,否則敵人不會如此之快地出現在城頭。

大勢已去!

三營潰退計程車兵,基本組織不起什麼像樣的攻勢,秦忠孝找不到三營長(即便此時找到他,又有何用?!),卻剛好看見三營營附被一梭子機槍子彈擊中,身體劇烈抽搐著倒在地上,眼見已是不活。在一旁的趙木頭一手操槍,另一手拉住秦忠孝向後退:

“團座,這裡守不住了,先往團部那邊撤吧!”

秦忠孝絕望地看著前方:城頭日軍的火力已經完全控制了局面,與之前日軍佔據的內城的幾個支撐點互相呼應,在他們的掩護下,城外的日軍大隊人馬,正從城門洞裡蜂擁而出。而自己計程車兵,則要麼被彈雨打倒,要麼四散奔逃。

“撤!收攏人馬,向團部撤!”

此刻的秦忠孝,仍懷著一線希望,那就是收攏這裡的殘兵迅速佔領團部一帶的民房,然後透過電話呼叫其他三面城防的守軍立即壓過來,阻滯日軍進一步向城內擴散。

巷戰!接下來的,唯有巷戰!

391團團部內,留下值守的秦忠孝的副官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北城方向槍炮聲不斷,但團部打給北城指揮所的電話卻不通。副官哪裡知道,日軍的炮火已經將北城的指揮所摧毀。與此同時,東西南三面城防的電話卻不時打來,詢問北城戰況。副官無奈,只好派人去北城勘察。

副官沒有等到他派出去的人回來,倒是團長和特務連長帶著不到百人的隊伍,狼狽不堪地退了回來,秦忠孝進得院門就大喊:

“鬼子破城了!快給其他三面城防的長官打電話,要他們在城門各留一個排防守;東城、西城的部隊立刻向團部這裡橫向靠攏,沿街沿線前進佈防;南城的部隊直接向這裡增援!”

副官聽說鬼子破城,驚得面孔發白,呆立了片刻才急忙奔進堂屋打電話。

團部,也就是夏百合家的這所宅院,地處豐店縣城中心,一條自北城門進、南城門出的大路,就從宅院的門前經過。秦忠孝判定破城的日軍一定會派重兵沿這條縱貫縣城的唯一大路突擊,所以他命令趙木頭帶人,在夏百合家宅院門外的大路上,橫向佈置了一高一低兩道掩體,將附近民宅商鋪裡能堆上街道的東西,一股腦地搬出來堆砌。

全團的重機槍已經損失殆盡,眼下僅有的兩挺捷克式輕機槍,趙木頭將其分別設在兩道掩體上。特務連經過剛才在北城門洞口附近的激戰,還剩二十餘人,這二十多枝衝鋒槍,趙木頭命其全部登到掩體左右的民房屋頂,與大路上的掩體形成犄角之勢。同時,三營潰退到這裡的七十餘人,除了守掩體的,其餘全數進入街道兩旁的房屋宅院,隱蔽等待接敵。

秦忠孝飛快地估算了一下自己的兵力,此刻在團部附近防禦的三營和特務連的殘部,加起來不足百人;守西城的是一營有五百餘人,守東城的是二營的兩個連四百餘人,守南城的是二營的一個連兩百餘人,總數仍在千人之上(這其中包含了昨天各營收編了晉軍將近三百人,否則兩天連續戰損的391團,實則已經不足千人)。

打巷戰,日軍的重炮使用不上,這對己方有利,只要東西兩邊的二營和一營能夠快速橫向移動,沿線佈防,與團部這裡的防線連成一片,應當可以封鎖住日軍在城內的進一步滲透。

然後呢?

疏散城中百姓!

秦忠孝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