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團的三個營,每個營原來都是四連制,但是從忻口、太原一路敗退下來,減員嚴重,到豐店後就縮編成每營三個連了。此刻,他們一營的三個連和二營的兩個連(二營有一個連昨晚調到南門了),正按照秦忠孝剛剛下達的緊急命令,從東、西兩座城門出動,朝著團部方向夾擊過來。

一營、二營的戰力很強,尤其是昨天與日軍攻城部隊血戰的一營,掛了彩的營長李嘉裕剽悍作風不減,得知北城失守,他甚至想帶部下打回去,但團長在電話裡嚴令他執行沿線佈防任務,一營長只得作罷。

秦忠孝的部署意圖是,自西門起,至東門止,中間穿過團部,在城內拉起這麼一道防線,阻擋破城後的日軍繼續向全城推進,從而為城中百姓從南門出逃創造時間。

而作為進攻方,日軍聯隊長大冢康介顯然沒有料到守軍竟會在城中組織這樣的二次防禦,他以為,丟掉北城後的中國軍會迅速棄城而逃,這也是他不積極圍城的原因所在——旅團部交給他的任務,只是佔據豐店縣城,倘若守軍戰敗逃走,倒省得他過多耗費兵力。當然,城中的中國女人不許逃,她們已經被提前劃定為戰利品。

相川大隊長的想法幾乎與聯隊長苟同,他也認為此時的中國軍應該已經無心戀戰,所以他派出的第一個中隊在城中大街遭遇阻擊後,少佐當即下令用擲彈筒攻擊中國軍的掩體和火力點,然後就繼續衝鋒。瀨名師團屬於日軍的挽馬制師團,相川大隊的每一箇中隊,在炮火配置方面,擁有一門九二步兵炮、九枝擲彈筒;由於破城的時候是加速衝鋒,所以步兵炮沒有帶來,但擲彈筒分隊是隨各小隊行動的。相川將兩個中隊所屬的擲彈筒分隊全數調上去,一頓猛射,自以為中國軍的臨時防線應該被摧毀殆盡了。不料,當他的步兵再度衝擊大街掩體的時候,對方仍能予以相當規模的還擊。

相川少佐前移了指揮位,從望遠鏡裡,他看到中國兵的築防很合理,正面大街上的掩體竟然分了前後兩排,一高一低——真難為他們如此倉促的時間裡是怎麼搭起來的!而大街兩邊的民房頂上,也有火力不時地居高臨下打擊下方的敵人。看來,剛才擲彈筒轟炸的效果並不理想。

設想過於簡單的單面突擊已經受阻,相川決定對中國軍的這處街頭防禦工事實施包抄。他讓正在沿大街攻擊的那個中隊退下來,然後命幾個擲彈筒分隊繼續轟炸,同時將另外兩個中隊的隊長叫來面授機宜。很快,那兩個中隊就向大街兩邊的小巷散開了。

按照團長的吩咐,團附張宏召來了三營的一個二等兵,要他保護著團部這戶人家的女眷撤往南城;二等兵得令後,一直伏在團部的院門口,見鬼子衝鋒的步兵又一次退下去了,馬上就去堂屋喊出了夏百合母子和孫妮兒。

此前,決意離開的夏百合,已經回後院的臥房匆匆收拾了一些東西;由於男人是做布匹生意的,家裡的錢財或用於週轉、或存在了城裡的錢莊,心亂如麻的夏百合只拿了些諸如首飾類的細軟,裹成了一個小包裹——男人至今未歸,老僕也一去不回,而院外的槍炮聲一陣緊似一陣,真的不能再在這裡耽擱了!

佛祖保佑,但願我們母子能在南城找到親人,只要一家人不失散,還能往平泉縣的孃家逃,那裡離豐店只有不足百里的路程。

抱著哭鬧不休的孩子回到前院的堂屋,夏百合有心和團長、張團附告別,但他們正圍在沙盤前激烈地說著什麼,夏百合猶豫了片刻,終於轉身跟著那個要護送她們的二等兵走了出去。

剛才,膽大包天的女僕孫妮兒,一聽見槍聲弱下來,就站到了院子裡的一張石頭桌上,朝院外大街對面的屋頂看。夏百合知道她在看她的木頭大哥,但從女僕踮著腳焦急尋找的動作中,夏百合也知道,她什麼也沒有看到。

現在,她們貓下腰,跟著那個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