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村的提前交火,引起了十幾裡之外的西坪村的警覺,導致河邊參謀長的夜襲同樣功虧一簣——事已至此,大冢索性將準備天明後再發動總攻擊的調整方案,一併彙報給了旅團長。

文城司令部裡的萩原晃接電後不禁大為光火:河邊參謀長督陣的部隊,全數來自駐紮在靈石的西條聯隊高木大隊。根據他們出動前、第一軍司令部的最新緊急指令,旅團長已經準備命令該大隊在一兩天內就南下,向靈石以南的下一個同蒲路要地:韓信嶺發起攻擊,以便從正面策應在屯臨公路擬側擊臨汾的下元師團前鋒——時間要求可謂迫在眉睫!可是現在,大冢這個混賬,竟然想改在明天天亮再做進攻圖謀!

旅團長少將當即覆電給大冢康介:必須按原計劃進行攻擊,天明之際結束戰鬥!

大冢康介傻眼了。

河口村村內,因為拋棄了5連一個排而心如刀割的吳子健,已經徹底冷靜了。他的指揮部裡,拉嚴了棉簾的視窗後面點著幾盞明亮的馬燈,二營副營長就在燈光裡,部署著一道又一道的命令。與此同時,夜幕的掩護下,河口村與關門山青龍口之間的兵力調動也秘密而迅速地進行著。

5連的副連長到山口與連長李天林會合去了,那裡現有5連的三個排。吳子健後來索性又將肖俊平和敵工隊也派了過去,一來他要足智多謀的肖俊平幫助李天林防禦,二來,吳子健也擔心河口村有可能守不住,所以提前將腿腳還不利落的敵工隊長支走。

8連副連長則帶著一個排從關門山青龍口緊急下到了河口村,李天林還將一挺捷克式機關槍交由他們帶給副營長,以增加村內的火力。現在,吳子健與8連副連長共同指揮5連的兩個排以及8連的兩個排。

鑑於村外的敵情仍不明朗,除了已經派通訊員前往西坪村營部報告情況,吳子健又派人趕赴關門山內的紅星峽,要8連長魯大江做好戰鬥準備:既準備隨時派兵支援山外,又要時刻加強對女匪首劉五妹匪幫的警戒,嚴防土匪趁火打劫。

河口村的村頭在村子的最北面,這與全村民宅的前門都朝向南方的方向截然相反——村頭之所以在最北,大概主要是因為北面有這一帶最大的縣城:豐店的緣故。如今,村頭的一戶大宅院,早就暗中改成了5連的防禦工事,中間屋子的北窗,十分隱蔽地設定了馬克沁重機槍的火力口。二營這挺從陝北帶過黃河的馬克沁,其實並非德國原廠製造,而是金陵兵工廠對其的仿製品:民國二十四式重機槍;因為定產於中華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而得名。但紅軍戰士們叫順口了,依然習慣地稱呼其為馬克沁。

此刻,吳子健就來到了這處馬克沁火力口視察。

自從上次在豐店城外繳獲了一挺日軍的九二重機和大量子彈,吳子健就成立了重機槍班。二營原來已經擁有一挺九二重機了,現在這兩挺日本人的重機槍,均部署在關門山青龍口的隱蔽工事裡,便於統一子彈供給和保養。那挺馬克沁也就是民二十四重機槍,則從山口搬進了河口村。當時,吳子健親自主持設計了馬克沁的這個火力口。

火力口所在的房屋,可能是房主為防範從一側山口衝下來的青龍河水氾濫,所以地基造得很高,比院牆足足高出了一米有餘。從北窗望出去,不遠處是繞院牆流過的青龍河,遠處則是村外平坦的荒原。視野開闊,居高臨下。

按照作戰要求,馬克沁的火力口附近,一旦開戰將部署有兩個班的兵力進行協同和保護。現在,便是如此。

透過剛才在村外荒原上的混戰,已經基本能夠斷定敵人來自豐店,那麼接下來,他們極有可能選擇村頭作為主攻方向。所以,村頭的防禦陣地無疑要首當其衝。而決定村頭戰鬥成敗的關鍵之一,就是這挺馬克沁。

“副營長,外頭啥都看不見啊!”

馬克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