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荀彧荀文若,請問侯爺,如何於野外戰勝鮮卑大軍”荀彧說道。
“原來是有王佐之才的文若兄,久仰,鮮卑騎兵確實不凡,但凡事有利就有弊,查其弊便可取勝,一是我雁門軍有數支互補的軍隊,二是因地制宜的同時也要反其道而行之,文若兄若想了解的更細,可以跟我去趟雁門郡,我將掃榻相迎。”趙楠一臉渴望的表情說道。
“在下徐庶徐元直,向侯爺請教,侯爺說的民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與聖人說講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有異曲同工之妙,敢問侯爺當下如何讓民為貴。”徐庶說出後,眼神直視趙楠。
而趙楠感到徐庶眼神中的希冀,說道“原來是元直兄,此問確實發人深省符合我心目中元直兄的影響,如何讓民為貴,先在於如何讓民飽腹,同時開啟民智,如今的雁門郡百姓家中有餘糧,我本打算此次南下求得大才,開辦官學解民智,後續還有一系列措施,若元直兄不信可來雁門督導我。”
“在下程昱程仲德,請教侯爺,聽聞侯爺所寫《滿江紅》在下深感佩服,侯爺之志在於哪?”程昱的眼神同樣想刺穿趙楠內心。
這些東漢末年三國的頂級謀士沒有好相與的,個個都是智多進於妖,趙楠心裡感嘆道,“原來是仲德兄,我之志當下就想報國安民為一方百姓。”
程昱聽出了趙楠的話外之音“當下”,對趙楠點了點頭,趙楠也回應三下拱手。
隨後鍾繇、劉曄、陳群、桓範、石韜、崔鈞等人也紛紛發問,一番對答後,趙楠說道“潁川此地真乃人傑地靈,而潁川書院更是出類拔萃。”
在隨後的日子裡,趙楠分別與司馬徽、龐德公、荀爽三大巨頭跟荀彧、徐庶、鍾繇、程昱等人私下交流。聽聞趙楠還將南下荊州訪賢黃承彥、龐統跟諸葛亮,司馬徽跟龐德公更是寫信給三人,諸葛亮、龐統是司馬徽的學生,龐德公是龐統的叔叔,兩人又與黃承彥為好友,這讓趙楠感到事半功倍,趙楠將用荊州之地的酒水銷售權贈與荀爽,換得荀爽的支援。
於荀彧的溝通,趙楠將雁門郡的軍事力量跟真正的戰果透露給荀彧,荀彧感動於趙楠的信任,願意出師並拜趙楠為主公。
而跟徐庶的溝通,趙楠說道未來的黃巾之亂的判斷以及世家的弊端,更將自己以後科舉制度告訴了徐庶,而徐庶本就是寒門子弟,聽後甚為感動,趙楠又提出將其母一起搬至雁門郡後,徐庶也就順理成章的歸為趙楠。
跟程昱的溝通更加直接,言語中體現出趙楠的稱霸之心,本就不甘寂寞的程昱也拜趙楠為主。
鍾繇、劉曄也願意跟隨趙楠,陳群、桓範、石韜、崔鈞、杜襲、孟建等人均已學業未成推脫掉。
考慮到眾人過多,趙楠安排典韋跟樂進帶領錦衣衛保護荀彧、程昱、郭嘉、鍾繇、劉曄先回雁門郡,趙楠帶戲忠、徐庶、許褚跟蔡琰、蔡梅及藏於暗中的猛虎衛再次南下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