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海鮮好吃了吧,大海藏著無數的寶藏,這也是我為什麼重視海軍的原因,以後我們的後代子孫要想保證我們不會落後,就要一直佔有海洋。”趙楠說道。
這也被隨軍的書記官記下,“太祖言,要想保證後代子孫一直掌控世家,就要一直佔有海洋。——《太祖語錄》”
隨後幾天趙楠指揮大軍開闢出百畝灘塗,將灘塗泥土挖松,晾乾,再放入海水泡稀,派人赤腳在池內將池踩勻,用刮板刮平底池,然後將池內海水排出晾乾,用石碾壓實壓平。
灘塗周邊挖有鹽溝,周邊壘起邊坡留有閘門,當海水漲潮時海水透過閘門放進灘塗中,然後關掉閘門。
海水就保留在灘塗內,數日後灘塗水分蒸發完成,再次開啟閘門讓海水湧進後馬上關閉閘門,等待水乾再次放水進來,幾次後灘塗邊上跟灘塗底部結晶出白花花的粗鹽粒。
典韋從地上拿起一小撮放到嘴邊一嘗,果然很鹹,“大哥,果然得到了鹽,這樣方法比用火灶熬鹽快多了。”
“還是很澀”趙楠俯身捏了一點放到嘴邊嚐了下說道。
隨後趙楠讓人將灘塗地面結晶的粗鹽掃到了一起,放入木桶中加水攪拌後,加入草木灰攪拌均勻後,用做豆腐的麻兜過濾後得到純度比較高的滷水,然後在加入木炭吸附剩餘的一些不能溶解的雜質,再次過濾得到純度再高一些的滷水。
將滷水放入鍋中燒開,不一會鍋中就出現了結晶,待水燒乾後變得到了雪白的食鹽。典韋捏起一撮品嚐道:“大哥,這鹽已經沒有苦澀的味道了。”
趙楠百畝灘塗利用十幾日獲得百十斤白雪般的食鹽,而若換成傳統“煮海燒鹽”恐怕要用數百人工幫三十幾日,得到的還是粗鹽。
為了進一步趕緊工藝,趙楠下令用來水泥硬化一塊場地,將滷水倒在硬化後的場地上。風吹日曬下很快再次結晶,得到雪白的食鹽,更加省了人工降低了成本。
依據此法,趙楠下令渤海郡、北海郡紛紛派人去開闢適宜的鹽場用來曬鹽,並將曬鹽工藝列為機密。
趙楠攜帶數百斤精鹽返回長安城,並讓荀彧召來趙國境內的商賈代表。“王掌櫃,不知大王召集我等商賈前來長安不知有何事?”一人問道。
“張員外,在下也不知呀,估計大王又有了新想法?大王的生意經堪比祖先朱陶,我在家都供奉了大王,稱其為當今財神爺。”王掌櫃說道。
“聽君這麼一說,我回去也要供奉上,自從來到大王治下做生意,新鮮玩意不斷有,土匪苛稅也少了,關鍵大王治下的百姓兜裡有錢了,這才是咱們商人生存的根本。”張員外說道。
當商賈們來的差不多時,趙楠讓人端來幾盆菜讓商賈們品嚐,其中不乏有些是開酒樓飯莊的商賈。同樣的菜,有的吃後眉頭緊皺,有的吃後回味無窮。
“諸位,是不是感覺為何相同的菜,卻口味不一樣?可知為何?”趙楠問道。
“回王爺,小人猜想是所用鹽的原因,難吃苦澀的菜是用粗鹽炒制,而味美的菜是用精鹽所制。”一人起身說道。
“不錯,不知怎麼稱呼你?又從事何種生意?”趙楠微笑點頭說道。
“小人名叫王六,家裡開了幾個酒樓飯莊,小人本是廚子出身所以才得知其中緣由。”這名叫王六之人,見趙楠問其姓名頓時激動不已,感覺回家後可以跟左鄰右舍吹噓了。
“怪不得王掌櫃能分辨出來,是行家,有機會本王去你的酒樓吃飯。行,那這個買賣你看你想不想做。”趙楠揮手讓人端上幾個盤中,一部分盤中盛有粗鹽,一部分是雪花般的精鹽。
場內的商賈們看到猶如雪花般的精鹽時,立刻從中嗅到了商機。王六率先說道:“王爺這精鹽非比尋常,如同白雪一般,請問王爺這精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