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仁皇后”。十月十日,康熙皇帝親自將佟佳氏梓宮送往景陵,與之前的兩位皇后安葬在一起。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又為其上尊諡“孝懿溫誠端仁憲穆奉天佑聖仁皇后”。
這佟佳氏的一生啊,真的是充滿了傳奇色彩。她雖然沒有親生子女,但卻用母愛溫暖了整個後宮。她的離世讓康熙皇帝和整個後宮都深感悲痛。不過好在她在生前享受了那麼多榮譽和尊崇,也算是對她的一生最好的安慰了。
在前兩位皇后過世的時候,康熙皇帝可是一點眼淚都沒有流。可為什麼在佟佳氏去世後,他卻像失去了心肝一樣難過呢?一方面嘛,可能是因為他們的感情確實很深厚;另一方面呢,佟佳氏實際上是康熙皇帝的親表妹,所以這感情就更加不一般了。
康熙皇帝從小就失去了生母,所以一直都沒能盡孝。這讓他對待生母的孃家人格外寵信有加,特別是對佟佳氏這個表妹,那感情可是又深厚又複雜。佟佳氏既是他親愛的妻子,也是他親密的妹妹,更讓他想起了對生母所欠之情。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去世的時候,康熙皇帝還不到四十歲,但這件事給了他一個沉重的打擊。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立過皇后。
三十多年後,皇四子胤禛繼位,就是雍正皇帝。他給自己的生母烏雅氏加封了一位皇后。這位烏雅氏生於順治十七年,康熙十六年選入後宮。她的父親是護軍統領威武大人。入宮後,烏雅氏生育了皇四子胤禛、皇六子胤祚、皇十四子胤禵和皇七女、皇九女、皇十二女,是康熙皇帝后宮中生育子女最多的一位。
康熙十八年十月,烏雅氏被封為德嬪;康熙二十年十二月,晉封為德妃。雍正皇帝即位後,母以子貴,烏雅氏被尊為仁壽皇太后。雍正元年五月,六十四歲的仁壽皇太后去世,雍正皇帝為其上諡“孝恭宣惠溫肅定宇贊天承聖仁皇后”。同年九月,孝恭仁皇后被安葬於景陵地宮。
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那個讓康熙皇帝悲喜交加的日子,如同一個超級巨大的過山車,將他帶到了人生中的巔峰,又瞬間墜入谷底。就在五月初三那一天,他的愛妻皇后赫舍里氏經歷了千辛萬苦,終於給他生了一個皇子,這無疑是件天大的喜事。想象一下,你終於有了自己的繼承人,那種喜悅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但是,僅僅幾個小時後,他的喜悅就被悲痛所淹沒。
是的,他的愛妻赫舍里氏在誕下皇子後離他而去。那種感覺就像是你在人生的舞臺上,剛剛享受完高空的榮耀和光芒,然後突然間,舞臺的吊燈從天而降,讓你從頭到腳都感到冰冷和絕望。你看著那個曾經和你一起笑、一起哭、一起度過無數日夜的人,現在卻靜靜地躺在那裡,再也無法醒來。
次年十二月十三日,康熙皇帝面臨了另一個挑戰。他必須為這個只有一歲半的皇子制定未來的計劃。他決定將這個襁褓中的嬰兒冊封為皇太子,讓他成為這個龐大帝國的繼承人。“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系四海之心”,這是他向天下宣告的決心。而在這個皇太子身上,他投入了更多的心血。
康熙皇帝對胤礽充滿了深深的父愛。他親自為胤礽講授四書五經,挑選了當代最優秀的儒師來輔導他。他傾注了無數的心血和時間,就為了把這個孩子培養成一個有知識、有品格、有責任感的人。他帶著胤礽四處巡查,讓他了解國家的繁榮與疾苦,教給他安民治國之道,以及如何用兵、如何治理國家。
而胤礽也沒有辜負康熙皇帝的期望。他聰明、勤奮、認真對待每一件事。八歲的時候就能左右開弓,背誦四書經典;二十多歲時,就能代父處理朝政。無論是康熙皇帝還是滿朝文武,都對他的成長和表現讚不絕口。
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九月四日,對康熙皇帝來說,是個非常特別的日子。他帶著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