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才能把這個“草原猛獅”給制服了!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噶爾丹這哥們就像個餓狼,聞到了維吾爾族地區伊斯蘭教內部教派紛爭的味道,立馬率兵攻取了天山南路葉爾羌等城池。他可不是鬧著玩的,接著又向西侵略哈薩克和布魯特等地,就像個貪吃的小孩,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噶爾丹還沒完沒了,他又侵佔了吐魯番和哈密,控制了河西走廊,試圖將其勢力擴充套件到喀爾喀蒙古。這可真是個“貪心不足蛇吞象”的傢伙,嚴重威脅著邊疆的安全和國家的統一。看來他是想把整個西北都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真是野心勃勃啊!
康熙皇帝這時可沒閒著,他注意到了噶爾丹的迅速崛起。但這時三藩問題還沒解決呢,康熙皇帝一時無暇西顧,只好對噶爾丹延續前期的撫卹政策。這就像一個忙碌的父親,對調皮搗蛋的兒子說:“你先把糖果拿著,等我忙完再收拾你!”康熙皇帝允許噶爾丹依其兄例,照常向清廷遣使納貢,實際上就是承認了噶爾丹對準格爾部的領導權。
同時,康熙皇帝也極力反對噶爾丹的武力擴張行為。他就像個老師一樣,對噶爾丹說:“你不能這樣亂來啊,蒙古各部盟之間要和睦相處,發生矛盾要及時向朝廷稟報。”他還特地強調:“我會遣使評其曲直,以免生民於塗炭。”這就像一個公正的裁判,時刻準備維護比賽的公平和秩序。
看來康熙皇帝對付噶爾丹這個“西北狼”還真是有一套啊!他既給了噶爾丹一些甜頭,又時刻提醒他要遵守規矩。這場“貓捉老鼠”的遊戲還真是有趣呢!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噶爾丹這傢伙就像個狡猾的狐狸,竟然派遣了七十名使者組成的豪華使團前往伊爾庫茨克,跟沙俄搞起了秘密會談。他們就像兩個小偷,在黑暗中竊竊私語,準備簽訂軍事同盟條約。噶爾丹自恃有沙俄這個強大的後盾,就像個有恃無恐的惡霸,肆無忌憚地向喀爾喀蒙古發動進攻,野心勃勃地想要稱霸北方。
喀爾喀蒙古可是成吉思汗十五世孫達延汗之後裔,說起來也是一代天驕的後代。達延汗死後,他的子孫遷入內蒙古,逐漸形成了土謝圖汗、車臣汗和札薩克圖汗三部。從清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開始,喀爾喀蒙古每年都要向清廷進貢,確立了對清政府的臣屬關係。順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開始,喀爾喀賽因諾顏部也開始如其他三汗例,向清廷納貢。清廷則在喀爾喀設八紮薩克,分為左右兩翼。左翼包括土謝圖汗、車臣汗和賽因諾顏部,札薩克圖汗屬於右翼。
可是好景不長,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札薩克圖汗跟本部臺吉額琳沁鬧起了內訌。這可把噶爾丹給樂壞了,他就像個看熱鬧的閒人,趁機利用這一矛盾,陰謀招降右翼,消滅左翼。他就像個狡猾的賭徒,在賭場上玩弄著骰子,企圖一舉贏得整個喀爾喀蒙古。
這場“狐狸與獵狗”的遊戲可真是讓人捧腹大笑。噶爾丹自以為有了沙俄的支援就可以為所欲為,卻沒想到自己的野心早已被康熙皇帝看在眼裡。而喀爾喀蒙古內部的不和也讓這場戰爭變得更加撲朔迷離。看來這場戰爭的結果還真是不好說啊!
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噶爾丹這個野心勃勃的傢伙,率領三萬騎兵浩浩蕩蕩地進入了喀爾喀蒙古汛界。他就像個調皮的孩子,在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之間挑起了一場“鄰里紛爭”,還誘使右翼札薩克圖汗等人背叛了喀爾喀。
土謝圖汗得知這一訊息後,氣得七竅生煙,立馬率兵追回了札薩克圖汗。可噶爾丹的弟弟多爾吉扎布卻不甘示弱,又帶兵去搶掠了喀爾喀右翼各部的人畜。為了奪回被搶走的財物和人民,土謝圖汗一怒之下,幹掉了多爾吉扎布。
這下可好了,噶爾丹正好找到了一個“完美”的藉口,打著為弟報仇的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