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平反那個被順治帝欽定的睿王“謀逆”案。這可是一百多年來,沒人敢碰的燙手山芋啊!不過呢,乾隆皇帝就是有這個魄力,他覺得這個案子是冤枉的,那就得給人家平反。
他在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初十日,下了一道長長的諭旨,宣佈要追復睿親王多爾袞的封爵,恢復他原來的親王地位。他還讓那些被冤枉的人重新享受太廟的配享。這可真是個大手筆啊!
乾隆皇帝在諭旨裡說了很多,他覺得睿親王多爾袞在開國的時候,可是立下了赫赫戰功的。那時候他率領大軍入關,把那些反賊都給掃蕩了,還把宮禁安定了下來。後來他還分派各王去追剿流寇,把疆土都給平定了。這一切都是睿親王的功勞啊!
然後乾隆皇帝就開始數落那些構陷睿親王的人。他說那些人因為畏忌睿親王的威福,就在他死後誣告他謀逆。這真是太過分了!那個時候,世祖皇帝還很小,沒有親政,根本不知道這些事情。如果睿親王真的要謀反,那他手裡有兵權,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了。而且那個時候吳三桂這些人也都聽他的,他的勢力可大了。但他卻沒有這樣做,這就說明他根本沒有謀反的心思。
而且乾隆皇帝還拿英親王阿濟格跟睿親王做比較。他說阿濟格這個同母兄弟在犯錯的時候,睿親王就讓他去議罪,降為了郡王。這說明睿親王辦理政務是很公正的,是有君臣大義的。
乾隆皇帝還特地引用了睿親王的原話,他說:“現在看看這些王爺貝勒大臣們,只知道巴結我,沒有一個人尊重皇上。我當初要是聽你們的話即位當皇上,那可不行,我要誓死不從。”乾隆皇帝覺得睿親王這話真是說到他心坎兒裡去了。這說明睿親王是個忠心耿耿、有情有義的人啊!
所以乾隆皇帝就下令,恢復睿親王的封號,追諡為忠。還讓他的後代繼承親王的封號,按照親王的規格修繕他的陵墓,並讓太常寺每年都去致祭。這真是讓人拍手稱快啊!乾隆皇帝這一舉動真是太果斷、太明智了!他這麼做真是得人心啊!這對“盛世”可真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啊!
乾隆皇帝的元后,孝賢純皇后富察氏,那可是出身於一個響噹噹的名門世家。她的曾祖父哈什屯老先生,跟著太宗皇帝征戰四方,立下了赫赫戰功,直接襲承了牛錄,還被任命為禮部副理事官。順治皇帝在位時,他一路高升,做到了內大臣、議政大臣,還進封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相當於現在的一等男爵,還加封了拖沙喇哈番,又被提拔為太子太保。這位老先生可是鐵桿的保皇派,堅決擁護順治皇帝,連攝政王多爾袞都不敢小覷他。
富察氏的祖父米思翰呢,也是康熙皇帝的親信大臣。他歷任內務府總管、禮部侍郎、戶部尚書,還兼任議政大臣。簡直就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啊!富察氏的老爸李榮保則繼承了父輩的傳統,襲承了世職,擔任察哈爾總管。而她的兩個哥哥也都不是省油的燈。大哥馬齊深受康熙皇帝的賞識和寵信,一路攀升,歷任巡撫、左都御史、兵部尚書兼議政大臣。康熙三十八年還被提拔為大學士,後來又封為二等伯。而她的小哥,也是文武雙全,歷任內務府總管、都統、領侍衛內大臣。
雍正五年,富察氏被當時的世宗皇帝冊封為乾隆皇帝的嫡福晉。到了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日,乾隆皇帝穿上禮服,親自前往太和殿,宣讀冊立皇后制書。他命令大學士鄂爾泰擔任正使、戶部尚書海望為副使,持節,帶著冊寶,冊封嫡福晉富察氏為皇后。第二天,又以冊立皇后的大典儀式完成,昭告天下。
乾隆皇帝在詔書中說:“朕認為皇后應該與朕一起,像天地一樣光明正大、順遂萬物,家國安寧。皇后在內宮的治理如同朝堂上的政務一樣重要。……遵奉聖母崇慶皇太后的懿旨,認定嫡妃富察氏來自名門世家,舉止端莊嫻雅,性格溫柔謹慎,具備天生的高貴品質和才華。她對家庭的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