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部的阿睦爾撤納等人的降而復叛,給乾隆帝來了個“驚喜”,讓他深刻認識到,這世道,連“老實人”都可能突然給你來個“反間計”。所以啊,在招撫大、小和卓這兩位“大爺”的時候,乾隆帝可是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在那封諭旨下達後的第四個月,乾隆二十二年的正月初八,乾隆帝就坐不住了,對軍機大臣們說:“你們那些辦理回部事宜的傢伙們,現在阿敏道還在葉爾羌玩耍呢,你們得趕緊讓定邊將軍成袞扎布、右副將軍兆惠和額敏和卓一起開個會,看怎麼再派個侍衛託倫泰、總管五十六去給那兩位‘大爺’傳個話。”他還特別強調:“我看那布拉呢敦還算老實,但霍集佔這傢伙就狡猾得很,你們得小心提防,隨機應變。”

才過了五天,正月十三那天,乾隆帝又火急火燎地給軍機大臣們下了新的指示:“等霍集佔派的使者沙呢雅斯一來,你們就讓五十六、託倫泰跟他一起回葉爾羌、喀什噶爾,告訴布拉呢敦他們,讓他們定個貢賦的規矩,然後來報告給我。要是他們聽話照做,那就算了;要是敢推三阻四的,等我收拾完厄魯特那幫傢伙後,就派兵去找他們‘談談心’。”

到了二十二年的四月十三日,定邊將軍成袞扎布給乾隆帝打了個小報告:“之前我讓總管五十六、侍衛託倫泰帶著霍集佔的使者沙呢雅斯去回城傳話,結果半路上被堵了,只好折回軍營。我現在先寫封信告訴布拉呢敦、霍集佔,讓他們趕緊來投誠。”乾隆帝看了報告後批示說:“你做得還不錯。不過布拉呢敦和霍集佔這兩個傢伙都很狡猾,特別是霍集佔。他們要是不趕緊來投誠,那肯定是有別的想法,你們就得派兵去抓他們。”但因為厄魯特的事情還沒搞定,乾隆帝就決定暫時緩緩,等那邊的事情處理完了,再讓沙呢雅斯去傳話。他還特別強調:“要是布拉呢敦他們親自來投降,那就直接抓起來送到京城;要是不來,就派兵去收拾他們。”

從這封諭旨就可以看出,乾隆帝已經認定大、小和卓這兩位“大爺”不會歸順了,心裡早就打定了主意要收拾他們。只不過現在厄魯特臺吉、宰桑的叛亂還沒完全平定,不能兩邊同時開戰,所以才暫時忍一忍。

過了半個月,乾隆帝的心情似乎來了個180度大轉彎。四月十八日那天,他翻看著兆惠的奏報,得知扎那噶爾布想拉攏回部卻被霍集佔等人拒之門外時,對二和卓這倆兄弟為啥還不歸順的原因,給出了一個與之前截然不同的“神評論”。

他拿起筆來批示說:“回人布拉呢敦、霍集佔這兩個傢伙,本來就跟厄魯特不是一夥的,只是在那兒猶豫不決、觀望風向,所以才沒立刻跑來投誠。”然後他又派五十六等人帶著使者沙呢雅斯“再去招撫一下”,順便把阿敏道也送回去,這樣就能更好地摸清那邊的情況。

但乾隆帝也不是吃素的,他接著寫道:“不過啊,布拉呢敦這幫人狡猾得很,就算他們現在歸降了,也不能讓他們繼續待在葉爾羌、喀什噶爾這些老巢裡。”他想了想,決定在吐魯番、巴里坤這兩個地方給他們找個新家,“讓他們搬過去住住,要是敢有半句怨言,就直接抓起來送到京城來!”

這時候的乾隆帝雖然覺得二和卓並沒有跟準部一起搗亂,但心裡還是覺得不踏實。畢竟布拉呢敦這幫人“狡猾得跟狐狸一樣”,說不定啥時候就會惹出點事來。所以他得提前做好準備啊,把他們遷到清朝能掌控的吐魯番或巴里坤去,這樣才能確保他們不會搗亂。而且啊,他還特意強調了,要是這幫人不聽話、不肯搬家,那就直接動武、把他們抓起來送到京城去治罪。

從這裡就能看出啊,乾隆帝已經意識到了一件事:想要招撫回部的大小首領、統一回疆安定局勢啊,光靠嘴皮子是不夠的、還得有武力做後盾才行。這個方針其實挺對的,可惜啊、已經有點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