谿山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定邊右副將軍明亮、參贊大臣富德呈報此戰情況說:卡卡角前山,形狀如丁字形,凡是官兵竭力進攻的地方,就是金川人加強防守的地方。在木谿山樑的半山腰,“東向峭壁,攀援都絕”,其上雖然有金川人設定的滾石和槍炮,但山峰一帶並沒有關卡和險隘。於是將扎勒桑所帶領的一千名當噶爾拉牽綴兵撤回,一面命令各隊官兵於十九日分路進攻,一面秘密挑選了三百名健壯計程車兵,派扎勒桑帶領藍翎興善保、守備田藍玉在十八日晚上在山樑下埋伏。是夜,興善保、田藍玉帶領吉林兵七名、索倫兵二名、屯兵八名,“在萬難容足之地,攀附而行”,黎明時分已經在峭壁之上,其餘計程車兵也陸續趕到,金川兵正在四面迎戰各隊官兵,“突然看見我們計程車兵從這裡截擊而出,他們驚慌失措,碉堡內的各族士兵也望風潰散。官兵們奮勇齊登,擊斃了很多人,將兩座山樑全部佔據。”

清軍的武器裝備非常精良,有大將軍炮重達三四千斤,食彈子二十餘斤,二將軍、三將軍炮重一二千斤,還有沖天炮、劈山炮等威力巨大的火炮,以及噴筒等殺傷力強的武器。此外,滿族計程車兵也擅長射箭。因此,雖然大金川拼命抵抗,但清軍仍然連戰連勝,步步緊逼,不斷深入敵境,直抵勒烏圍。

索諾木毒殺了僧格桑並獻上了他的屍體以求投降,但乾隆帝堅決拒絕了他們的請求。他在三十九年八月初二日得知官軍進圍遜克爾宗並將抵達勒烏圍後,立刻宣佈必須消滅金川。他對軍機大臣說:“現在官兵已經逼近敵人的巢穴,大勢已去,再加上官軍的勇猛和銳氣,敵人自難以持久。但是我們要警惕他們因為情勢困窘而採取投降的策略以圖苟延殘喘。我們不能被他們的投降所迷惑,對他們的投降請求不能有任何動搖。金川背信棄義、肆意妄為、罪大惡極、自取滅亡。我們必須明確正視他們的罪行並給予嚴厲的懲罰以使人心大快、邊境安寧。此外我們不應該留下這些餘孽以免他們重新滋事。現在我命令阿桂等人,如果逆賊索諾木以及莎羅奔兄弟等人此時來到軍營請求投降,你們必須立刻擒拿他們並獻俘虜,不得有任何猶豫。我們不能因為接受了他們的投降而草率了結此事。我們費了這麼大的力量才平定了這個地方,不應該以接受投降作為結局。我們應該讓所有的番人知道我們的決心和力量。”此後他又多次重申了這個意思。

清軍可不是吃素的,他們像打不死的蟑螂一樣頑強進攻。從三十九年三月初十日開始,一直打到第二年的八月十六日,才終於把勒烏圍給攻了下來。那時候的定西將軍阿桂、副將軍豐升額、參贊大臣海蘭察、額森特他們幾個大佬,當天就寫了個摺子給皇上,把這場戰鬥的經過給詳細彙報了一下。

他們說:“勒烏圍那個碉堡啊,真不是蓋的,高大堅固,牆垣穩如磐石。它南邊還有個轉經樓,過了甲爾日磉橋再往南就是科布曲山腿,這些地方跟官寨都是互相照應的,槍炮都能互相打到。而且前面有大河阻隔,後面又有高磡依靠,對河的烏古、阿爾古一帶槍炮也能支援,真是易守難攻啊。所以那些賊人死守在這兒不鬆手。

我們清軍從勒烏圍的轉經樓碉卡密佈的地方開始進攻,一面搶佔,一面拿柵欄截斷他們的後路。還讓冷角寺一帶的官兵從西北合圍過來,沿河向南拿柵欄,斷了他們下水逃走的去路。那時候榮噶爾博和喇嘛科爾等地的賊人都聚集在各個碉卡里,跟索噶喇依一帶的番人一起拼命抵抗,槍炮聲密集得跟炒豆子似的。但無奈咱們的兵力實在難以施展,於是又讓官兵砍伐樹林做成柴捆擋牌,還裝了沙土進麻袋裡,讓官兵匍匐前進,頭頂柴捆土袋,用手扳轉前行。一到磡邊,就一層層堆起來,趕緊運木頭也連起三層高柵來打擊磡下的敵人。還在地道里運炮過來轟擊從磡下挖溝反抗的敵人。總共要爬過八層高磡,都被咱們官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