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義無反顧 (第1/3頁)
1000個成語有哪些 我愛青花瓷7185 加書籤 章節報錯
361.義無反顧
義:道義;反顧:回頭。指為了堅持自己的信仰或原則而不會猶豫或回顧。
在中國古代,有一個人名叫王剛,他是一個忠誠的官員,為國家和人民盡心盡力。然而,他的對手為了陷害他,故意製造了一些罪行,並把責任推到他的身上。王剛知道真相後,決定不顧一切地為自己辯護,即使知道可能會遭到報復。他堅信自己的行為是正義的,因此勇往直前,義無反顧。
形容一個人或一群人為堅持正義或信仰而勇往直前,不回頭,不猶豫。例如:“他義無反顧地走上了追求科學的道路。”
362.顧名思義
看到名稱或稱呼,就能聯想到它的含義或意義。
古代有一家姓“馬”的人,為自己定了一個規矩,那就是隻準賣馬,不能養馬。有一天,他的兒子從外地回來,興沖沖地牽了一匹好馬,想獻給父親。可是,馬市上的人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光賣馬,不準養,那是瞎胡鬧。”“非也非也,有錢能使鬼推磨,他準是想學葉公好龍。”
描述某種現象或事物,讓人能夠透過其名稱或稱呼聯想到其含義或意義。例如,“環保顧名思義就是保護環境的意思。”
363.義正詞嚴
義:道理。詞:言辭。道理正當,措辭嚴肅。
出自明朝時期,明朝文學家楊慎在嘉靖年間因為得罪了宰相嚴嵩而被迫退休,回到家鄉後他一直閒居。他學問廣博,曾經多次被薦舉做官,但他都拒絕了。他的兒子楊繼盛是個忠臣,因得罪了嚴嵩而入獄。楊慎寫信給皇帝,請求赦免兒子的罪。信上說:“臣年已七十,死不足惜,但畏亡國耳。忠臣盡忠,義士行義,臣何敢顧身家以違所學。今特舍一人之身命,以畢臣之宿願,苟可成濟開釋繼盛之獄者,雖置臣父子於鼎鑊之刑,妻子於斧鉞之誅,臣亦瞑目無憾矣。”皇帝看了信,很感動,下令赦免了楊繼盛的罪,不久又起用他做官。
形容言辭或文章道理深刻、嚴肅、正直。例如:他在文章中義正詞嚴地譴責了不法分子的行為。
364.嚴陣以待
做好充分戰鬥準備,等待著敵人。
三國時期,魏國派司馬懿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後司馬懿率領大軍逼近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靜,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唱曲,使司馬懿產生疑慮,引兵退去。等諸葛亮得知司馬懿退兵後,不禁撫掌而笑,說:“司馬懿吾敵明,吾不疑之。”
形容在面對困難或危險時,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等待著挑戰的到來。例如:我們已經嚴陣以待,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考試。
365.待價而沽
等有了好價錢再賣出去。比喻不急於出賣或推銷。
春秋·齊·管仲《管子·乘馬》。
春秋時代,齊國大夫管仲把國政大權分為十二個官職,由他親信的十二人擔任,叫“五官”。從此,管仲把所有的政務都交給了武官,自己卻假裝生病,不去上朝。齊桓公為了國家大事,經常去管仲家裡探病。一天,齊桓公又去探望管仲。管仲躺在床上,裝作有病在身,向齊桓公說道:“鮑叔牙有智有謀,可是他當了我的臣子,處處和我作對。這樣一來,國內就會引起不少麻煩。”齊桓公聽了覺得很有道理說:“那麼豎刁這個人怎麼樣?”管仲說:“豎刁是個心狠手毒的人,不可重用。”齊桓公說:“那麼易牙這個人怎麼樣?”管仲說:“易牙為了得到我的寵幸,不惜殺了自己的兒子做成湯給我吃。這種狠心的人還能靠得住嗎?”齊桓公說:“那麼開方這個人怎麼樣?”管仲說:“開方是個人才,不過他離開了父母之邦來到了齊國。他可以為您效勞。但是,如果讓他長期留在齊國做官,他一定會圖謀不軌。”齊桓公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