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沉思良久,王允對自己的態度似乎在悄悄轉變。
發生了什麼?
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呂布索性直接登門拜訪。
王允端坐在主位,接見了呂布。
“司徒大人,我這趟來,是想問問你對於我先前奏本里提出以精兵出擊長安的想法,有沒有什麼意見。”呂布開門見山道。
王允點點頭,公事公辦道:“你的提議,老夫仔細看過了,但此事,老夫以為不妥。”
“有何不妥之處?”
王允沉吟道:“董賊餘部以前只是遵從董賊的命令,本無罪可言,何須大動干戈?等時間一長,他們自會瓦解,歸降朝廷!”
呂布愣了愣,他難以想象這話竟是出自王允之口。
你王允還是小孩子嗎?這麼天真!
呂布簡直要被氣笑了,他正要反駁,卻被王允抬手打斷。
“好了,這些事我自會考慮,就不勞煩呂將軍費心了,你一介武……咳,你不曾為政,不懂這些門道。來人,送客!”
呂布氣結,憤然甩袖而去。
他猜得出來,王允沒說出口的話,大概就是要說“你一介武夫,懂什麼國家大事”。
呂布這樣的武夫,在他眼裡,歸根結底也只不過是可以利用的工具。
“呸!”呂布暗啐一口,“當初你舔著臉想方設法讓我殺董卓的時候,可不是這樣的。現在大權在握,想過河拆橋?”
司徒府中,王允望著呂布離去的背影,忍不住暢快地笑了出來。
王允出身世家大族,看重門第出身,心底對寒門、對貧民實際上是看不起的。
然而,他委身侍奉的兩任故主,一個是貧民屠戶出身的何進,另一個是寒門武夫出身的董卓,偏偏皆是以前自己心底所看不起的。
他已經壓抑了太久太久。
他本性格剛直,嫉惡如仇,卻被迫多年隱忍,如今一朝大權在握,他再也不想忍了!
他不可能再讓出身低微的寒門武夫爬到自己頭上來!
王允眼中隱隱透著寒光。
你呂布不過一介武夫,就只配聽命行事,何德何能對老夫指手畫腳?
刺殺董卓確實是大功一件,但沒有老夫的配合,焉能成事?
老夫的功勞才是最大的!
就算沒有你呂布,老夫換個人,一樣能殺得了董卓!
如今已經給了你莫大的榮耀,你還想擁兵自重?
是何居心?是想當第二個董卓嗎?
呂布不費一兵一卒收復函谷關,讓王允重新審視起了呂布,他發現自己先前遠遠低估了他。
他遠不止是一把鋒利的刀,他還有不俗的智慧,只怕不會甘心屈居人下,為我所用。
不過沒關係,董卓被誅之後,餘者已經不足為懼……
想到董卓,王允更是來氣。
他當初在董卓手下隱忍不發,為虎作倀。
自己早年曾遭宦官誣陷入獄,正是何進和袁隗等人為自己求情,自己才得以釋放。
可就連袁隗全家被殺,自己也一聲都沒吭過。
自己不是不願意救袁隗,只是他知道自己人微言輕,為他求情根本沒用,反而會葬送自己多時的隱忍。
他王允為了匡扶漢室,苟且偷生,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取得董賊的信任,他自問無愧於心!
可是,自己在董卓手下,確實做過太多違背良知的事。
這些事,別人可能不知道,可同在董卓手下做事的蔡邕卻是一清二楚!
他知道自己太多的黑歷史。
他也見過自己在董卓面前是如何的卑躬屈膝,是如何的諂媚討好。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