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找來紙筆,大致畫出了土豆、紅薯、玉米等農作物的畫像,方便到時候能跟美洲的土著溝通。
語言不通,手勢也表達不清楚意思,便只能靠畫像了。
知道呂布即將遠行,秀娘不免有些憂心忡忡。
呂布卻故作輕鬆,只說並不遙遠,去去就回,隨後便瞞著其他人,獨自動身出發。
美洲的農作物呀,尤其是土豆或者馬鈴薯,至少必須拿到一樣,這對於恰逢亂世的東漢而言,其重要性,簡直無法估量。
這也是呂布最初就有過的設想,只是沒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修道有成,已經有可能辦到這件足以載入史冊,利在千秋的大事。
尋得一無人之處,呂布御風而起,如離弦之箭,乍然沖天而上,往東疾速飛去。
感受著涼風不斷與面板摩擦而過,身後的陸地已經越來越遠,越來越小,而眼前的海面也變得越來越藍。
很快,眼前便只剩下無盡蒼茫的蔚藍。
海面的波浪一層又一層,俯瞰之下,形成一道又一道的波紋,順著風的方向推進。
看著海域時而波瀾不驚,時而又掀起澎湃的巨浪,一開始還覺得新鮮好看,再後來便只覺得無聊,巴不得這時間過得快一些。
看膩了海面的風景,呂布便衝上雲層,去看那雲海翻湧,連綿不絕。
雲層之上,空氣稀薄,飛行阻力小一些,只是溫度也低了不少,呂布不得不再額外分出更多的真元來抵禦寒冷。
沒多久,呂布只好降低了飛行的高度,飛略慢些,以節省真元的消耗。
當呂布飛出了華夏的地界跟海域,呂布便明顯感覺到空氣中居然沒有靈氣!
難怪修士們都不願意往外跑,還是華夏大地好。
不能從空氣裡緩慢汲取靈力,那暫時就只能從丹藥中去獲取了。
御氣飛行之時,或者戰鬥之時,回元丹的效力都發揮不出來。
呂布不得不偶爾尋個礁嶼落地,吃粒回元丹,運功化開藥力,以此來補充真元。
本想順便找找關島的所在,日後好能派海船過來佔領,但在蒼茫的大海上,真把呂布看花了眼,根本沒法確定關島的位置,只得暫時作罷。
時間一長,呂布開始分不清時間究竟過去了多久。
本估摸著再過兩個時辰,天色就該變黑了,可萬萬沒想到這兩個時辰過得如此之慢,遠超預料。
飛著飛著,仍不見天色變暗,呂布簡直都要絕望了,眼看體內真元已經消耗了不少,可這時間居然過得這麼慢?
這樣下去,如何能夠支撐到美洲大陸呢?
呂布看向刺眼的太陽,許久之後才想明白,原來是自己想岔了,時間過得並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慢。
現在大漢的疆土,應該已經是黑夜了。
地球自西向東轉,而呂布也是向東飛。
天色的變化,取決於地球自轉的速度跟呂布的速度之差。
太陽的位置變化始終不大,想必這飛行速度並不比地球自轉的速度慢。
若是呂布的速度足夠快,他甚至反而能看到日出。
幾經波折,遇到過狂風暴雨,呂布繞道而行;遇到過雷電,呂布甚至衝過去讓它電幾下,別說,還挺舒服,這雷電威力可比不得金丹境的雷劫。
在好幾次用司南重新辨別方向,又持續漫長的飛行之後,終於看到了蜿蜒曲折的海岸線。
呂布長長鬆了口氣。
土豆、紅薯,我來了!
原產自美洲的農作物有不少,比如土豆、紅薯、玉米、豆角、辣椒、木瓜等等,按歷史線,這些大多都是在後世明代的時候才引進國內。
主食類的就是土豆、紅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