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之人最是忌諱胡亂殺生,可你選的這條路註定雙手要沾滿鮮血,你可想清楚了?”仲華真人問。

殺人太多,於修煉有礙。

“想清楚了。”呂布輕輕一笑,拱手告辭而去。

我修的這算是哪門子的道?

自嘲地笑了笑,呂布的先天之境威力更甚於金丹之境,金丹反而像是個充電寶,用來給武學提供能源。

呂布大概是世上頭一人這麼幹的吧?

武學並不講究忌諱殺生,只要不被殺意給衝昏腦袋就好。

關於怎麼把大漢變得更好,呂布腦子裡有很多想法,但其實很多都還沒有條件去落到實處。比如因為當下造紙成本仍然居高不下,還沒法大規模普及,故而百姓識字率難以大幅提高,知識仍被壟斷在少數人手裡,便沒辦法直接讓朝廷選拔人才的“察舉制”,一步跨越到“科舉制”。

呂布深知掌握民間輿論的重要性。同樣的一件事,被片面地解讀,被斷章取義,能造成完全截然相反的影響,遠比“屢敗屢戰”跟“屢戰屢敗”兩詞之間的差距還要大。

於是各郡縣的城門外都被呂布要求,張貼上近期事關民生政令的白話解讀,並命人深入淺出地講解給百姓聽。

至於青、徐兩州之地的改革,呂布便先從撤換刺史開始。青州刺史焦作碌碌無為,有過無功,讓張遼領兵去青州接替。鑑於徐州刺史陶謙之前無故進犯兗州的行為,他也被換到清閒職位養老,由呂布遙領徐州刺史,實際讓張遼代管。

勒令青、徐兩州各大士族搬遷到洛陽,諸如北海孔家的孔融、下邳陳家的陳珪與陳登父子皆應召擔任京官。

兩州的耕地全部收歸國有,用洛陽或者徐州城內的房產給予置換。耕地租給百姓,按耕作面積收稅,多勞者多得,如果是連農具都沒有的流民,則官府也會提供借用,甚至也有一部分耕牛能借用,只不過到時候收稅的比例會相應提高一些。

陶謙其實還是有一些家當的,他麾下有數千丹陽兵,戰力不俗,只不過沒有亮眼的統兵將士,張遼自然一併接收。

此時袁紹終於是慢慢將黑山賊這塊硬骨頭給啃了下來,呂布擔心公孫瓚重蹈覆轍,敗亡於袁紹之手,趕緊謀劃起該怎麼處置公孫瓚。

就這麼死了,未免太過可惜。

正好遼東公孫度自以為天高皇帝遠,不尊朝廷號令,呂布便命公孫瓚去收拾他,讓他往東北方向打過去,打得越遠越好。

至於西南方向的益州,此時劉焉終於是斷了氣。在後世中,朝廷曾派過新任的益州刺史接任,只是不知什麼原因,新任益州刺史並沒有抵達益州,最後朝廷才預設了由劉璋接任的事實。

呂布早已讓甘寧聯絡上了巴郡太守嚴顏,此人忠心耿耿,一句“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令人震耳發聵,肅然起敬。呂布絕不能讓他被劉璋所用,果斷搶先“截胡”。

目前就等劉備來到洛陽,便讓他走馬上任。

由漢中進入四川盆地,主要有兩條路線,一是經米倉道,進入巴郡。第二條路線是走金牛道,入劍門關,到達益州的廣漢郡。眾所周知,劍門關奇險無比,後世姜維在此以三萬大軍擋住鍾會的十五萬大軍,可謂是當之無愧的險關。

(第三條路線,荔枝道,到唐朝才有)

為了避免益州自成一體,割據一方,劍門關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上。

呂布令侯諧擔任廣漢郡太守。

後世歷史中,在呂布入主徐州時,便是讓侯諧擔任彭城相(相當於太守),其能力自然是匹配的。

政務細節,都放心地交給高順處理,呂布定好了大原則,於是又當起了甩手掌櫃。

所謂“飽暖思淫慾”,當初從左慈那得來的《素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