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好久沒給貧道帶酒了!”仲華真人有些埋怨。“若是嘴饞了,總不能讓貧道去偷皇宮裡的酒喝吧?”

呂布歉然笑道:“睡過頭了。”

“瞧你這不修邊幅的模樣,滿臉鬍子拉碴的。”仲華真人搖頭不止,滿臉嫌棄。“生死各有命,存者當自強。”

上百年的蹉跎,風刀雨劍在呂布臉上留下了歲月的記號,彷彿雕刻一般的臉龐上滿是疏於打理的證據。

“生前何必久睡,死後自會長眠。”仲華真人搖頭道。“多給貧道帶好酒來,你這麼多年才來一次,那麼點酒夠誰喝呢?”

呂布笑著點了點頭。

他也終於明白為什麼當年那麼弱小的自己,仲華真人還願意多次對自己伸出援手。

漫長的歲月裡,若是沒有同道中人,未免太過孤獨。

“若是有一天大漢不行了,不必為了貧道,強行挽救。”仲華真人突然悠悠說道。

大漢氣數若是枯竭,這座皇城大陣自然也將不復存在。

呂布擺了擺手,笑道:“還早著呢。”

如今的大漢威服四海,就連印度尼西亞都已經俯首稱臣。

呂布曾為漢室朝廷畫下後世藍圖,制定了先入蒸汽時代,隨後迅速跨越進入電氣時代的基本策略,而印度尼西亞則能產出石油,為工業化做好準備。

而大漢對美洲大陸也開闢了航線,雖然少,但聊勝於無,兩地互通有無,印第安人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雖說邊陲地區對朝廷政令有些陽奉陰違,但骨子裡都認同大漢的文化,明面上並不敢有太過分的舉動。

平心而論,大漢對於能融入華夏文化的子民,是真心把他們當自己人對待的,而不是去奴役他們,不拿人當人看。

而對於遠邦,也根本不想殖民,只是和睦做生意,講究個和氣生財。

唯一讓朝廷頭疼的是天竺國,那邊的百姓性格偏執,極難教化,很多匪夷所思的事,在那邊卻習以為常。

有個暴躁將軍好幾次差點沒忍住屠了他們,若不是朝廷明令禁止,他早就動手了。

絲綢之路上,車馬繁忙,阿拉伯人、波斯人在亞非歐之間來回做著貿易,賺得盆滿缽滿。

而出乎呂布意料的是,歐洲那邊的國度仍是野蠻的奴隸制,比呂布前世在課堂上學到的歷史,其粗鄙程度確實是呂布遠遠始料未及的。他們頂層的極少數人雖說也創造出一些亮眼的成就,但跟華夏文明其實不可同日而語。絕大部分底層之人,如果他們還能被稱得上是“人”的話,這些人的生活可以說是暗無天日,只是史書上並不會留下他們的痕跡。

呂布知道仲華真人在洛陽聽到了很多百姓對當權者不滿的聲音。

可朝廷不會想害人,只是曾經的屠龍勇士,有的成了惡龍。

既得利益者,反而容易成為朝廷政令潛在的阻擾者。

他們會忽略掉自己已經獲得的利益,轉而去考慮自己的利益將來會不會受損,併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不擇手段。

也有不少呂布叫不出名字的故人後代,他們完全丟掉了自己先祖的訓誡,為非作歹,橫行霸道,對此呂布也頗為無奈,但只要不是做得太過的,呂布便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對他們,呂布只有兩個很低的要求,一是把人當人看,二是屁股別坐歪。怎麼內鬥都行,對於外敵,不說齊心協力,至少在面對外敵時,得能一致對外。

否則,就別怪自己出手不留情面了。

呂布也清楚,百姓嘴上雖然罵得難聽,但實際上哪裡是真怨恨他們,不過是恨不能取而代之,恨自己不是人上人罷了。

人性如此,無關在哪個年代或哪個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