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

“下辨澤去不得!”蒙正搖了搖頭,“君侯,下辨澤很多敵對的羌氐,流民湧入那裡,只會讓那邊混亂起來,羌氐會趁機吸收流民,藉機擴充勢力。”

皋相補充道:“還有個辦法,把流民派給各個村落,幫助開墾,兩得其利。大家都勒緊褲腰帶,今年也就對付過去,明年我們就能收穫糧食了,多管齊下,群策群力,省一省,緊一緊,苦一苦,二百萬流民勉強也能解決。”

“好主意!”公羊錯點頭稱是,“孟相趕緊想法招任各國士子,丁宰輔去南部安置流民,再者,也讓仁本出來輔助你吧!現在正是多事之秋,仁本年紀不小了,也該出來歷練了,在中都時,仁本雖沒有處理政務,但應對官僚,可是綽綽有餘,其實做官,不就是應對大大小小的官僚嘛!應對的好,官就做的好。”

蒙正言道:“君侯所言有理,安置百萬流民,異常繁雜,皋相還要管著整個梁國,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此事中,臣下認為讓仁本來做最合適。”

皋相推卻道:“這小子,天天不愛讀書,整天的走狗飛鷹,他娘走的早,我也疏於管教,每次打他,蘅皋這個丫頭都出來阻攔,結果這小子是越來越肆無忌憚了。這麼大的事,絕對不能交給這小子去做,一旦出了亂子,那就是大亂子,讓蒙正來協助老夫吧!他做事情條理清晰,知道輕重緩急。”

公羊錯言道:“仁本參與宕溪城之戰,參謀軍機,有大功在身;也是他推薦的尤少白和龐從,都立了大功,現在從孟愛卿,桓國尉,到尤將軍,上上下下都舉薦仁本為官,只是讓仁本出任文官還是武將,我有些左右為難。”

皋相搖搖頭,“仁本心性跳脫,做事大大咧咧,軍國大事,可不是兒戲,還是讓他再歷練三四年吧,等他沉穩了,能學到君侯一星半點的,再出來為官吧。”

“那就讓他在我身邊吧!”公羊錯想了想,“仁本在皇領時,常與北軍和龍武衛將領打交道,也是知兵之人,就讓他帶著親軍,幫著招募和訓練新兵。”

“這個好,君侯能帶著他,臣就放心了,君侯對這個小子也不要客氣,它屬於吃打不吃疼的,有什麼不對,就狠狠的責罰,我不忍心下手,你可別客氣。”皋相說著,做出了狠狠下手的意思,惹得眾人哈哈大笑。

此時,丁欽安不安的言道:“君侯,巴國派來使者,索要斗城。”

皋相滿臉的不可思議,面帶嘲諷,“斗城不是我們奪下來的嗎?流的是我梁國男人的血,他憑什麼來索要?按照此前約定,我們和巴國共擊充國,能奪下多少地,算是自己的本事,巴國本有機會奪下斗城和充城,可他們機關算盡,奈何人算不如天算,到頭來,只收獲了區區武勝邑,他們竟還有臉來索要斗城。”

丁欽安撲通跪下,“臣有罪,當日在充城,說服充國投靠我們,可臣怕充國反覆,就利誘巴國出兵,以此來壓迫充國,私下答應將斗城讓給巴國,卻不想……”

蒙正有些生氣,“卻不想斗城被尤將軍攻下,現在要吐出這塊肉來了吧!斗城在我梁國手中,不讓出來又如何?難道巴國還敢和我們撕破臉?若是巴國膽敢放肆,我們就聯合冉國,分了巴國,再拓地千里。”

公羊錯將丁欽安扶了起來,“丁宰輔做的沒錯,若是讓出斗城來,可以交好巴國,巴國吞下這塊肥肉,可也只能直面冉國,替我們來擋冉國的刀槍。”

丁欽安提議道:“君侯若真想讓出斗城來,我們就來個一女二嫁,讓冉國和巴國城還沒到手,就先打起來,慢慢的消耗兩國的實力。”

公羊錯聞言大喜,“真能如此,失一城算得了什麼!”

丁欽安言道:“君侯,冉國大軍和斗城隔河相望,日夜都想奪下斗城,我們在撤退之前,留下防守破綻,待巴國接過斗城後,讓充國將領假裝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