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陰陽五德 (第2/3頁)
帝國的紛爭為什麼不能玩了 李淑坤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易朝為木德,邕方為金德,故金克木;皇領今日還在東方嗎?而今皇領居中,我們東元居東了,如此一來,皇領就會變為土德。”看到眾人讚許的目光,衡延壽志得意滿,“你說,這陰陽豈能不變?”
聽聞這番高論,國王更是欣喜,“衡愛卿,繼續說,不要停。”
見到被王上認可,衡延壽更是侃侃而言,“虞朝源於西,故為金德,而華朝始在南,為火德,五行相剋中,火克金,華朝戰勝虞朝;華朝得政後位居中央,故國德為土德;易朝初為東,為木德,木克土,故而得以戰勝華朝,建立易朝。”
修增安笑道:“那易朝位居中央,豈不也是土德?何來金德?”
衡延壽指著輿圖上的皇領易郡,“若是易朝安心的在元水東,的確為土德,可為了防範東夷,遷都元水以西,這樣一來,豈不是成了金德。什麼是國德,是透過所處的區域,天下如此之大,在大夏看來,我們都是東方,難道都是木德。”
修增安覺得有些道理,就不再做聲,衡延壽接著言道:“王上,這陰陽五德變化,我們為木德,而皇領為土德,將來必是木克土,我們大勝皇領。”
冉仲翽有所感悟,滿臉興奮,“監正講的有道理,東方衝中,星孛入鬥,這天象預示著上天對皇領的不滿,皇領已經八百多歲了,覆亡不遠矣。”
見到王上期許的眼神,衡延壽繼續,“王上,其實這陰陽五德對人也是適合的,人也有五德。有的人剛強不屈,為金德;有的人堅韌不撓,為木德;有的人善利萬物,為水德;有的人樂天達觀,為火德;有的人深沉有謀,為土德。”
國王饒有興趣的問道:“那寡人何德?”
衡延壽言道:“王上為水德,善利萬物而不爭。”
巫馬卿點頭,“怪不得師辰善作亂不成,他肯定是火德了。”
冉仲翽笑道:“若父親是水德,兒子是火德,定然水火不容,若父親水德,兒子木德,自然順理成章了。父親火德,兒子土德,這一張一弛,方為正道。”
衡延壽讚歎,“大司行果然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國王盯著衡延壽,突然問道:“衡愛卿說,大君和公子是何德行?”
衡延壽的笑容突然僵在臉上,不知道說什麼好,嚇得趕忙跪在地上。
國王冷哼一聲,“先王的是水德,仁慈寬容,我是木德,算是得位應當,可我的兩個兒子,大家都知道,茍勝做事情風風火火的,算是火德;大君卻性格迥異,不管是土德,還是金德,按你的意思,都不是繼承王位的最佳人選了吧!若大君是土德,木克土,孤王對大君不利?若是金德,金克木,大君對孤王不利?”
宮瑞海看到氣氛尷尬,趕忙解圍,“王上,監正也說了,這陰陽五德是變化的,不是一成不變的,這人的性格也是,哪有不變的人。”
“大司徒所言不錯,萬物皆動,永世不易之理。”修增安笑道:“這人年紀愈大,性子越急,以後王上成了火德,君上性子是土德,這火生土,也很好啊。”
眾人的鬨笑擺脫了沉悶尷尬的氣氛,國王有所釋懷,讓衡延壽起身。
望著天空,若有所思,久久之後,國王言道:“昭告天下,各地官紳士子皆可上書,指正孤王為政之得失,孤王在宮中待得太久了,要聽聽吾國吾民之心聲。有備才能無患,咱們東元要為變故做好準備,不管發生什麼,未雨綢繆總是沒錯的!”
巫馬卿提議,“頒佈徵兵令,擴大兵力,說是應對常揚挑釁。”
冉仲翽提議,“從雲中購買戰馬,從皇領換取精鐵,從河間運來火油,擴大東元的糧食儲備,將巨嵎城的儲備從三年增到十年,以備不測。”
國王點頭,“低調行事,不要讓人察覺,說我們挑起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