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寧平去年就反對此舉,可主家還是聽從了陶惕生。

邽遠天賭氣言道:“他們敢來,我就讓他們匹馬無還,還能怕了不成?”

王父安面露不快,“不是怕不怕,我們那個不是刀山血海滾來的?現在不是跟著大行臺作戰,只圖殺個痛快,現在是要治國,不能只將武功,還要有文治。”

索侯來拍了拍長弓,“有長弓在手,臣請領兵,去滅滅他們威風。”

匡寧平有些不耐煩的駁回,“誠如陶參軍剛才所言,不要誤了農時。”

見到雙方有點針鋒相對的意思,師苑春趕緊出來說話,“派人聯絡中定吧!讓中定做好準備,若是陽武進攻我們,就讓中定攻擊他們的右翼。”

祖在中面帶憂色,“河間歷郡在婆娑川屯兵,伺機攻取中定,中定不得不分兵防範,就是進攻陽武,也不敢大規模出兵,不會牽制多少敵人。”

邽遠天不屑的言道:“婆娑川是陽武的,被莘高琰奪取後,他們也沒膽去奪回來,他們陽武就是欺軟怕硬的主,讓我說,直接把他們打回去最好。”

匡寧平教訓的口吻言道:“邽將軍,不要總想著戰,當前的形式對我們不利,陽武和歷郡和解,又對武郡妥協,想全力對付我們!我們重點不在北方陽武,而在南面廣野澤,相對陽武來說,廣野澤局勢更復雜,可以利用的方面更多。”

匡寧平主張南下,而陶惕生主張北上,是兩派爭論不休的話題。

陶惕生搖頭否決,“奪下廣野澤,我們就要直面皇領!廣野澤是我們的一道屏障,不但不能自毀藩籬,必要時,還要保護好這道藩籬。”

匡寧平點頭,“陶長史所言極是,我的意思並不是奪下廣野澤,若能奪了曲周澤,就能構築完善防線,如此就能東西一體,攻守自如。”

“要奪取曲周,就意味著和廣野澤全面開戰了。”在旁邊沉默的索侯來補充道。“曲周可是廣野澤的西北根基,他們說什麼也不會讓出來的。”

“要奪取,不一定需要武力。”匡寧平露出了頗有意味的微笑。

“難道我們讓對方拱手奉上?”邽遠天有點嘲諷的言道。

匡寧平露出笑容,“我觀貝丘統兵的子鼎,素有野心,不甘屈人之下,隨著力量增強,必有反覆,我們逐步滲透,幫助他們,策反他們,為我所用。”

陶惕生搖頭,“這可是水磨工夫,匡司馬有些一廂情願了。”

見到匡寧平欲要張口反駁,師苑春壓制了雙方的不愉快的討論,“這個問題今日不討論,我們先商議如何應對武強的進攻吧。”

陶惕生提議道:“還是讓邽將軍前去應對吧!”

華襄也趕緊的補充道:“也好,讓祖在中同去吧!”

見到眾人點頭同意,師苑春有點憤然的言道:“還有一事,就是那個東元那個小子,應該怎麼辦?我親自去勸降了十多次了,可他依然死不悔改。”

“斬了就是,留他就是多餘,當年若不是他,大司馬何至於兵敗?這小子當年就狡如狐,狠如狼,滑如蛇,毒如蠍,若不是他在王宮城牆下,像狗皮膏藥粘著我們,那次兵變我們定會成功,當年我就想在陣前斬了他,追殺過幾次,都讓他僥倖逃脫,既然不打算歸順,就斬了算了。”陶惕生想起那次來,就心裡窩火。

“他上次幾乎害了小主。”張彝尊將軍氣憤言道。

“連我們兩人也差點中了他的陷阱。”華襄指了指自己和祖在中。

看到連華將軍也這麼說,眾人心中不禁暗歎,匡寧平擔憂的言道:“人說這巫馬行嘉陰險狡詐,果其不然,連兩位老道的將軍也幾乎著道。”

“此種奸邪詭詐之徒,留著也是禍害,遺禍無窮,指不定將來能做出何事來反噬我等,不如秘密處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