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不懂做賬,也不記事,將整個倉庫弄成一團亂碼,你過來幫他記記賬,也算是個主薄。”

子鼎面露難色,“不是弟子不盡心,只是我們還要在碼頭扛包。”

遊若山想了想,“這樣吧,你們四人在教壇幫工,子鼎做個典薄,你們三人幫助在這裡煮粥,管你們吃飯,另外你們四人每天五斤粟米,如何?”

每天扛包,換來的粟米也就這麼多,可是自己能用做過手腳的籌子多換不少糧食,想到籌子做手腳也不是長久之計,子鼎當機立斷,“但憑良師吩咐。”

遊若山面露喜色,“你通禮儀,待會兒賢良師來了,你負責接待。”

剛剛搭建的高臺上,盤坐蒲團的賢良師鄺野榮在高聲宣講。這個五十多歲,頭髮灰白的乾瘦老頭,是眾人口中的“聖師”,他從小修行教法,對經書典籍頗為精通,相傳他是大明尊的親傳弟子,橫天王張君弘的授業導師。穿著粗布麻衣,腳蹬草履,簡樸的裝束讓教徒更加瘋狂,在兩旁道路,跪拜這位賢良師。

鄺野榮宣講洪亮,教眾都能聽的清楚,子鼎懷疑他是名真武士,可是教眾認為這是上天對他的恩賜,方便聆聽美妙的聲音,“我的兄弟姐妹!”眼光掃過臺下的信徒,很是滿意,字正腔圓的宣講,“老朽到這裡,是為了點燃熊熊聖火。”

狼吞虎嚥的教眾們不自覺地放下飯碗,山呼海嘯的高喊“火滅三垢,身意歡喜!”,那些不怎麼虔誠的教眾也被這神聖的氣氛感染,隨之高呼膜拜。

“無始以來,明暗相交,惡魔盤踞於暗界,讓塵世間紛擾不息,中土由暗黑君王統治,充斥著黑暗,瀰漫著汙毒,人類沉溺在慾望之中,逐漸成為暗君的子孫!不忍心見到自己創造的世界毀滅,明神派遣大明尊為使者,用光明來拯救人類靈魂。聖火乘自然之氣,從真寂境入西方玉界,國中降誕王室,以太子之身,舍家入道,號為光明,轉輪說經,教化天人,以致太平!”說到這裡,鄺野榮眉毛高挑,面露喜悅,“直到六百年前,聖火滿懷仁愛,帶著明威之光,來到了我們中土。”

臺下的信徒雖然有些不理解老者精心修飾的言辭,卻在隻言片語之間,覺得鄺野榮口中的宣道絕不會對明尊有絲毫褻瀆,只管用心的相信就是了。

“明尊曾言,金氣將興,我法當盛!自此之後,聖火就再也沒有熄滅過!六百年前,皇領太平道的牛邑!四百年前,東元光明門的乘丘!一百年前,常揚明師道的半塔山!直至今日,大陸澤中的柏林,都有聖火燃起!我們聖教雖有磨難,卻聖火不熄,至愛至善的聖徒永不會墮入黑暗!聖光照耀的我們,要關愛身邊兄弟姐妹,當我們飢餓時,想到還有更飢餓的,當我們疲乏時,想到還有更疲乏的。”

鄺野榮聲如洪鐘,抑揚頓挫,“今之世界,依然善惡混淆,晦暗難明,殘疾、貧困、衰老、孱弱的人們,承受著苦難,忍受著飢餓,被病痛折磨的人們,那些墮入黑暗,被邪惡侵蝕,陷入迷茫的人們!所有塵世間的卑微!”

鄺野榮慈愛又威嚴的目光掃過,“聖火淨化世間一切的汙垢和罪孽,為我們照亮道路,上至明界,下及幽塗,所有眾生,皆由此度!我們要依天道與光明,走向極樂之世界,我輩中人當努力向善,以造光明之世界,純淨之大地。”

講到最後,情緒激昂的教眾不自覺的高呼起來:“光明在前,聖火永存!”

向來對淨土宗教毫不在意的子鼎本想閉口不言,可是看到周邊的教眾用灼熱和挑釁的目光盯著自己,也不得不隨著眾人高呼,“光明在前,聖火永存!”

臺下的賢良師寧克揚見到人心鼓舞,知道時機成熟,不敢有絲毫怠慢,緊步上臺,振聲高呼,“我們來到這裡,見到了我教的善男信女,感到很欣慰,願聖火照耀你我,我的兄弟姐妹們,願光明永存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