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 隰壘天鹽川 (第2/3頁)
帝國的紛爭為什麼不能玩了 李淑坤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方陣中挑選薄弱處,藉助騎兵衝擊力,瞬間便突圍而出。
看著馬扶公絕塵而去,莘帥讚歎:“真乃虎將!”
看著南門重新堵上,莘帥身後的白麵謀士面帶憂色,低聲勸諫道:“大帥,久攻不下,如此下去,怕是折損更多人馬,速戰速決為上,還是使用火油吧!”
雷將點頭,“大帥,陽武軍在路上了,最遲明日就能抵達,中定也今日發兵,若是兩兵合一,加上馬鷂子襲擾,勝敗難料,今日不惜代價,必下隰壘。”
眾將紛紛進言,莘帥叮囑道:“震懾便可,不必多造殺孽。”
戰場上傳來高聲命令。“換上火油。”
軍士心驚膽戰的抬著火油陶罐,小心翼翼的放到拋石機上。
“發射!”軍士掄起巨錘,敲擊卡口,拋石機將巨大的火油灌拋到空中,帶著渾厚的破空聲,沉沉的砸在隰壘的城門上。火光沖天而起,熊熊烈火中傳來了撕心裂肺的痛苦哀嚎,沒有了廝殺聲,所有人都被這火油恐怖的破壞力所震驚。
莘帥不語,凝望著燃燒的隰壘城樓上緩緩升起白色旗幟。
太陽落在與天相連的起伏群山中,最後的餘暉灑向大地,日升日落,億萬年來從未停歇。夕陽晚霞映襯著大地,讓整個婆娑川披上了壯麗的血色。
河間東南小島,因盛產海鹽,故名天鹽川,這裡原是廣袤的近海孤島,後被海匪佔據,開闢鹽田,曬制食鹽,和中土貿易,來謀取暴利。隨著大澤形成,洶湧的白澤水失去強勁的衝擊力,回潮攜帶泥沙淤積,使得天鹽川和大陸連線起來。
武郡郡守伊海嘉覬覦天鹽川富饒,便憑藉武力強大,生生將其奪下。見財源被掠,海匪豈能善罷甘休,“烏賊”崔興波屢次興兵,與武郡爭奪,奈何不是武郡步騎的對手,屢屢處於下風。獨自無法奪回,便結盟倭國,以讓出一半財富為代價,引誘倭國前來。倭國垂涎天鹽川財富,雙方一拍即合,同來爭奪天鹽川。
烏雲壓頂,海風夾雜著血腥之氣,讓秋日更加陰冷。
武郡將軍湯終葵站在城牆上,身後飄揚著黑斑海蛇旗幟,海蛇張開大口,露出獠牙,令人望而生畏,湯將軍的戰甲上血跡斑斑,手持捲刃大長刀,摘下頭盔,有些疲憊的依立在城牆上,稍作歇息,風吹動他蓬亂鬚髮,更顯蒼勁有力。
三天酣戰,湯終葵始終站在城牆上,帶著親軍勇猛作戰,以激勵軍心鬥志,看到一波波湧來的倭國軍隊,身邊的親軍越來越少,臉上憂色更重。武郡的軍隊戰力強悍,堅韌且勇猛,雖然斬敵甚多,但在倭國軍隊面前也露出疲態。
城下的倭軍不愧以堅韌好戰和悍不畏死出名,他們渡海而來,沒有攜帶大型攻城裝置,只能利用雲梯來攻擊城牆,若有云梯、井闌、拋石機,海角堡恐怕早已被攻下。瑟瑟寒風下,倭軍在綿綿秋雨中靜立,沖天的戰鼓響徹,刺破雲天。
倭國重步兵正從地道中魚貫而出,他們全身包裹重型黑衣黑甲,頭戴牛角盔,手持寒光閃閃的精良雉刀。從地道衝出後,黑甲倭軍沒有絲毫停頓,旋風般衝入敵陣,長刀肆意揮舞,收割著人頭。有些還沒看清這些疾衝而入的軍士的面孔,就已經屍首分離,空中飛揚的頭顱上,依舊留著驚愕的表情。
“轟隆”一聲巨響,海角堡的吊橋砸下,門外等候的倭軍和迷亂島海匪蜂擁而入。矮小精悍的倭國將軍和高大的海匪頭目崔興波騎馬並行,緩緩進入海角堡,迎風飄揚的戰旗上,繡著九曜長尾和槍烏賊,在風中肆意飄揚。
見到血跡斑斑,受傷頗重的湯終葵,倭國將軍下馬,“湯將軍,讓你計程車兵放下武器,我上杉景以自在神王的名義,不殺俘虜,還會放你一條生路!”
上杉景身穿倭國札甲,頭戴著九曜長尾的頭盔,面孔被相貌恐怖的鬼形敷面所遮擋,很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