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君父的本事啊!當國十九載,本欲國富民強,卻家國多難,民不聊生!這就是朕的政績啊!”說著,痛哭流涕,“朕有不德,致使民生愁苦,上天若要降罪,朕願獨自領受,以解萬民之苦!”

梁興奴叩拜在地,淚流滿面,痛心疾首的言道:“這是臣等的罪過啊!臣為大冢宰,輔佐聖君,大理天下,臣無德無能,竭生民之力,失天下之望,讓聖上如此傷懷!臣願意自縛法場,以死謝罪!”其他中輔見此,也都紛紛跪下請罪。

見到饑民的目光投向這裡,公庶長怕有意外發生,趕緊上前,輕聲言道:“凡是眼光不及的地方,必有黑暗!聖上,先回宮吧!有忠臣在此,國事慢慢梳理,上天有好生之德,只要聖上奮發,臣等誓死追隨聖上,共除國賊!”

所有大臣跪倒在地,轟然應聲,“臣等誓死追隨聖上,共除國賊!”

皇領餓殍遍野,道路旁的兩具乾枯的死屍上,蒼蠅正圍著嗡嗡轟鳴。

宿關,皇領在元右平原的東部雄關,關隘北倚崖壁,南臨絕澗,須句水環南,橫出河心,道路狹窄,僅容單車透過,古來為兵家必爭之門戶。

無數流民目光麻木,推著獨輪車,攜家帶口,逃難的洪流被雄關卡住,無法進入東元。東元在師耳關張貼告示,凡去東元的饑民,給予田地糧食,以此誘導饑民前來,削弱敵人,壯大自己。瘋狂的饑民不停的衝擊關口,有些從關牆上縋城而下,守軍砍斷繩子,摔死饑民。城下野狗亂竄,烏鴉盤旋,啄食撕咬屍體,夏日高溫,屍臭熏天,每天都能死亡上百人,不斷的衝突,讓宿關也殘破不堪。

城關下,高亢悲涼的二胡聲響起,宛如骷髏的老盲人斜靠在路邊枯樹,身邊坐著骨瘦如柴,雙目發呆的小女孩,身前放著乞討的破罐,可罐中並無一粒糧食。虛弱的拉著二胡,伴隨著無力嘶啞的聲音,咿咿呀呀,透盡悲涼……

高天明月照中洲,幾家歡樂幾家愁?天風陣陣添新愁,流民逃禍四方遊。

試問舉家去何處?隨波飄零無處走。離歌唱盡親人別,茫茫世間何處尋?

別時淚盡悠悠道,何時相會在何朝?人世相思不相見,魂兮相聚在陰曹……

聲音力竭,老人緩緩倒斃路旁,女孩也快失去生機,雙目無神的看著爺爺,眼中只有沉沉死氣。消瘦的行人漠然前行,一路以來,倒在路邊餓殍隨處可見,都是沒法養活的老人幼童,最先被捨棄的便是老人,接著從最小的孩子開始丟棄。

一輛雕刻著“元館”二字的華麗馬車經過,看到路邊女孩,馬車上豐潤的女人撩起窗簾,細看幾眼,還算是滿意,讓幾個大漢下車,將女孩拎到車上。

路邊的中年文士看到這一切,在紙上急速的揮筆記錄,將老人所唱的曲子記載下來,看到這人間慘劇,文士長長的嘆息一聲,帶著隨從,繼續前行。

可是什麼樣的命運等待著我們?所有人一無所知,每個人只想活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