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聞錄送回。

見聞錄寫的最多最詳細的一位弟子,足足留下了十幾本大作。

最少的,也是一厚本。

記錄了修士一生修行經歷與感悟的見聞錄,便是修士最好的傳承。

這一點宋玉善是深有感悟的。

婆婆離世後,她對於修行界和修真常識的理解,便多來自於她的修行見聞錄。

現在,這裡有這麼多見聞錄,得是多少修士一生的精華所在啊!

宋玉善如獲至寶。

她將自己翻了無數遍的婆婆的見聞錄放到了見聞錄那個書架的最末尾,她的前面,便是師伯師祖的見聞錄。

她日後也要把自己的修行見聞記錄下來,放進去,留與後人參考。

見聞錄有許多精華,只是資訊龐雜,需要沉下心來,細心閱讀篩選。

宋玉善正打算靜下心來沉澱打磨一下,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放緩修為。

便把這數量眾多的見聞錄安排到了每日的閱讀任務中。

她打算從時間最近的開始,每日花一個時辰閱讀前輩們的修行見聞錄。

遇到有用的資訊,就記錄下來,做個甘寧觀弟子雜聞大全。

加深印象的同時,還能起索引的作用,方便後來的弟子透過此書更高效的利用前輩們見聞錄中的經驗。

先通讀整理一遍後,再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與自己道路相合的前輩作品精細研讀更佳。

另外,修行常識也是宋玉善目前所匱乏的,那部分常識類書籍對她來說,甚至比秘籍還要珍貴。

這些書她打算精讀,《百草圖解》、《萬妖書》、《天材地寶大全》這樣的甚至要整本背誦記憶下來。

這樣以後遊歷時,也不至於見寶不知,見妖不識,錯過寶貝了。

最後的秘籍類書籍,武技佔了大半,術法只有小半。

但是就這些,數量就比仙師院寶庫中陳列出來的要多了。

當然,仙師院還有藏書樓,寶庫中的秘籍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即使她能用功德提升悟性,修煉術法武技比別的修士更有優勢,但她是要學精的基礎上學的更廣泛,而不是廣泛涉獵,卻全只是粗通入門。

觀中的這些秘籍已經完全足夠她學習了,若是能把這些秘籍都學精,她的修行路一定能更加順遂。

秘籍修習不易,也需要做個先後取捨,宋玉善便一本本的看了起來。

打算先了解各種術法武技的特點,然後根據她當下的需要,安排學習順序。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閱讀的同時,她也總結了一部分術法簡要介紹,記錄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