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恭維,楊媽很受用,謝謝李若溪今天來慶祝生日,絕口不提兒子的孝順。
“媽,我和孟曉也有禮物要送給你。”楊易準備了一套翡翠首飾,與楊幽的那件旗袍是一套。
李若溪又開始熱情的誇翡翠的好處:“是呀阿姨,這條翡翠項鍊和您的那件旗袍很般配,我一看見這一套首飾,就覺得您一定會喜歡。”
說的好像都是她挑的一般。
孟曉嘲諷,看,真的和錢有關的時候,他們都是商量好的,她沒有資格參與,只要坐著看就成。
他們似乎誤會了一件事,她只是節省,她不是小家子氣。
楊家父母的見面禮,前後十幾萬,還不足以證明她的格局?
楊易看不起她。
楊媽皺眉,這李若溪過了。
她這樣不分場合的套近乎,兒子的正牌女朋友根本沒有說話的機會,外人看來還以為是兒子和李若溪是一對呢。
楊媽不贊同的看了眼楊易,他們這樣的人家,不允許這種女人爭寵的事發生!
可偏偏這個孟曉,又是個不會來事兒的主,楊媽頗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回頭看著孟曉,卻見後者並未有任何爭風吃醋的意思,行為舉止得體大方,穩而不動。
這樣穩重不諂媚,倒也不錯,比李若溪順眼一些。
楊媽笑著問孟曉:“孟曉最近學業怎麼樣?我聽楊易說你弟弟考了國大?”
“是的。”孟曉答,卻沒有多說的意思。
楊媽畢竟是過來人,知道今天楊幽叫李若溪過來吃飯有些不妥,收了兒女送的這兩樣禮物之後,對孟曉說:“孟曉,我看你進來拿著盒子,是什麼?”
保姆說孟曉本來有個盒子給她,後來被楊易拒絕又放下了,楊媽猜測是給她的禮物,可能是楊易嫌寒酸,怕她看不上,所以沒讓孟曉拿進來。
“是小東西,一會兒再給您拿過來。”
楊爸也誤會了,以為孟曉是擔心他們嫌棄自己東西不值錢,不好意思拿出來,安慰道:“阿姨以前最喜歡那些手工的小玩意兒了,你要是能給你阿姨做些小掛飾,她保準天天帶著。”
話說到這份上,孟曉不能再推辭,楊易見狀去拿孟曉帶來的盒子。
李若溪則坐著看孟曉能拿出來什麼好東西,到最後還不是花楊易的錢。
楊易抱著盒子進來,楊幽認出是之前裝旗袍的盒子,疑惑地看孟曉。
孟曉沒什麼反應,拿起盒子裡方野給的白色手套帶上,把旗袍展開給楊媽看。
天青色的旗袍,上面盤著極講究的鳳尾圖案的盤扣,一隻鳳凰羽蔓延至裙襬,正好遮住被孟曉掛出來的那根絲,同色系的刺繡把水墨的筆鋒壓下去一點,帶給旗袍更深的層次感。
這是方野的設計,同時是他們藝大很多精英同學,不眠不休共同努力的結果。
國畫系全國金獎得主的原創畫,蘇繡傳承人的刺繡,旗袍世家的樣式修整,整件旗袍做的古典優雅,按照最原始的樣子改造,毫無半點現代工業感。
“這旗袍!孟曉姐姐,你把它修好了?”楊幽不可思議的問,他們不是沒想過在上面刺繡,可是時間太緊迫,師傅根本不接這個活。
她和哥哥討論了許久,只能退而求其次,接受李若溪的提議,重新請師傅趕工做了一件。
孟曉點頭:“阿姨,首先要跟您說一句對不起,這件才是楊幽給您的禮物,被我不小心掛了一下,才這樣送給您。”
楊媽點頭,很是喜歡,摸著上面的刺繡問:“這是蘇繡吧,針法不錯。”
“我們學校有位同學會刺繡,這畫也是我們學校國畫系的學生所畫,樣式上面我做了一點點小改動,希望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