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反應就是劉辯是不是腦子進水了。

連自己的地也想收?紛紛表示不屑。

就連一向忠心漢室的像孔融和陶謙等太守,也覺得劉辯這次步伐邁得太大。

這樣不顧人心徵地,後果是不可預料的。

劉辯在政令裡所言的一年之後歸還糧食,沒有一個人覺得他說的是真的。

所有人都覺得劉辯這就是在明搶,只不過在詔令裡還要做些藉口,有一個表面的臺階下。

幾天之後,呂布和吳匡回到宮中,向劉辯彙報徵糧事宜。

“回稟陛下,弘農等地的糧食也已經收取完畢了.”

“嗯,做得很好。

你們兩個辛苦了.”

劉辯點點頭。

他目前的重點已經不是收糧了,而是放眼於更重要的收地。

現在的收糧只是緩一時的危急,想要真正解決本質的缺少糧食問題,還是要徵地成功,用上系統給他的超越這個時代的種子。

蓋勳也沒有閒著,徵糧差不多結束了,劉辯把蓋勳派了出去,主持各地的濟飯工作。

蓋勳為人剛正不阿,正義感又強,劉辯不用擔心他會給自己來一手中飽私囊的操作。

“陛下,王允求見陛下.”

鄭忠在劉辯耳邊悄悄說道。

“嗯,喚他進來.”

劉辯點點頭,王允和盧植這兩個人,劉辯算是看透了,每次焦急地來找自己,多半沒什麼好事。

“微臣參見陛下,臣有要事啟奏!”

王允一進來,語速極快,臉色也顯得十分的焦慮。

王允對劉辯還是非常敬畏和感激的,解決了董卓,又將以袁隗為首的百官放權,重用自己和盧植,推行一系列外人難以理解的政令,這些事情實施起來的難度之大,前所未有。

但是每次王允看到劉辯,劉辯都是精力滿滿,從未露出疲憊的神色,永遠自信,強勢,一切盡在掌握的王者模樣。

“王愛卿,你說吧.”

其實劉辯隱隱也猜到了王允要說的事情。

“陛下,臣收到了快馬加鞭的各地諸侯的聯名上書,反對陛下徵地一事.”

王允的心情有些沉重,如果真的各地諸侯聯合起來,僅憑洛陽一己之力恐怕也很難對抗。

劉辯看了看那個所謂的聯名上書,不屑的將它丟到了地下。

這個說是聯名上書倒不如說是投名狀,是敵是友,一眼就看出來了。

比如益州牧的劉焉,不光除了徵地,還公開指責劉辯徵糧是滑天下之大稽,失天子之德。

北海太守孔融跟劉焉比起來就顯得很不錯了。

寫了一大段篇幅,分析利弊,讓劉辯以社稷為重,取消這個政令。

孔融看樣子,還是把自己放在心裡的。

“陛下,現在天下諸侯反對之聲鵲起,有愈演愈烈之勢啊.”

王允語氣忐忑,擔心局勢恐怕會生變,不安地看著劉辯。

劉辯冷冷一笑,這些人徵地的命令還沒到他們的地盤上呢,他們就迫不及待地跳了出來,看來是很想和自己打擂臺。

尤其是這個劉焉是最可恨的。

早在靈帝時期,這貨就已經不遵守中央的任何政令,公然當中央不存在。

還擁兵自重,這貨想造反的心思簡直都快寫在臉上了。

這老東西虧他也姓劉,不支援自己這個正統就算了,反對自己這方面倒是一個急先鋒。

自己找到機會絕對要好好收拾他丫的。

而且劉辯一想起這王八蛋的黑歷史簡直就想打他。

這貨靠著自己漢朝宗室的身份,向朝廷要了一個益州牧的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