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看河內的那些商賈如何對抗聖意!”

張遼沒有急著回話,沉思一二,才開口說:“陛下。

臣覺得不妥。

河內的兵力臣也有所耳聞,較河東要多出不少,我們還是大軍先去河東或許更為妥當.”

劉辯想的角度完全不是和張遼一樣,說白了,劉辯真正要去攻打河內和河東的原因,是因為他要完成任務。

盧植剛才說河東的商賈已經出過力了,估計能被他打秋風的就比較少。

這麼看,當然要去先打河內。

那裡的奸商應該比較多。

劉辯繼續開口:“無妨,就按朕說的做,你下去安排吧.”

張遼這算是知道了什麼叫一言九鼎了,不過劉辯既然決定了,那也只能聽他的了。

……那邊劉辯已經決定要出手收拾王匡了。

這邊王匡其實也很不安。

盧植過來是所謂何事,他當然清楚。

不過盧植是出了名的品德好,自己這邊只要好好招待他,再找個像模像樣的藉口把他忽悠過去,盧植也不會去向皇帝打自己的小報告。

至於徵糧,王匡想一想就頭皮發麻,平白無故地把人家糧食收了,而且收的糧食還是全部上交給劉辯。

但是人家富戶過來尋仇敲門肯定是敲自己的門啊。

再說了,自己也不是劉辯,真收了糧,富戶聯合起來,自己也很麻煩。

雖然現在送走了盧植,不過王匡越想還是越擔心,劉辯可沒有盧植好說話,從劉辯的行事作風來看,他鐵定要來找自己的麻煩。

“不過沒關係,我還有三萬大軍,十萬民夫,就算是劉辯也要猶豫是否對我動手的.”

王匡捏緊拳頭,正暗暗的想到,門外的管家就進來告訴他一個爆炸訊息。

“大人!我們在京城的探子說陛下已經集結十萬大軍,馬上就要朝我們進攻來了!”

“什麼!”

王匡聽了這話,感覺人都要暈倒了。

自己是有三萬大軍不假,可是人家是十萬啊,自己是有十萬民夫也不假,可是人家民夫也不會打仗啊!這下死定了!王匡頭上的細汗不斷冒出,焦急地在客廳來回踱步。

“對了,袁紹!”

袁紹是他的好朋友,時任渤海太守,為人急公好義,在知識分子界的名聲和盧植有得一拼,而且他的家世背景也十分了得,四世三公,天下誰人不知他的名頭。

想到這,王匡立即決定飛鴿傳書給他的好朋友袁紹求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