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人和人的差距 (第1/2頁)
這個旁白不對勁txt 粟米酒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第177章 人和人的差距
馬斯克很清楚,fda一直卡著neuralink腦機介面的人體實驗不給過,說白了就是neuralink靠著資本的力量,一路狂飆踢開大學和醫院,得罪了很多人和勢力,讓他們利益受到了損失。
所以這些人才會聯合起來對fda施壓,卡住neuralink的人體實驗申請。
他們害怕neuralink的植入式腦機介面要是真的成了,他們就沒戲唱了,這麼多年的投入也會打了水漂。
同時馬斯克也明白,他的腦機介面遠遠沒有達到他們所忌憚的水平。
就算他的腦機介面測試成功,現階段的意義也只是幫助殘疾人增加一些感知能力。
除了殘疾人之外,普通人根本做不到像電影裡那樣,用腦機介面替代語言或者打字,和其他人、其他計算機高速溝通。
因為神經細胞工作的時候,內部的能量密度要比外面的訊號高出幾個數量級。
就算侵入式的腦機介面已經靠上了神經細胞,採集到的訊號也不是大腦的神經命令本身,而是這些神經訊號在周圍環境中激起的波浪。
舉個例子,加入把我們大腦比作一輛汽車,神經細胞的反應就是汽車發動機。
而腦機介面的電極是一個站在車旁邊看著的觀察者,不知道汽車內部的具體情況,更別說發動機到底在如何運轉了。
一個觀察者,一般只能透過觀察車身的振動,聽汽車的聲音,由此做出判斷,汽車即將動起來。
至於說汽車到底是往前走還是往後走,觀察者只能根據其他資訊做嘗試性的判斷,準確率最多五五開。
當然了,除了馬斯克自己的腦機介面技術達不到這些功能以外,其他的腦機介面同樣也達不到。
就拿現在比較成功的腦機介面演示都是“腦控移動”來說。
從實驗過程來看,看似是可以透過腦機介面很靈活地指揮假肢。
但這不過是利用了大腦內部固有的運動中樞,測量了運動中樞比較明顯的電磁訊號。
這些訊號模式,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已經固化在靈長類生物祖先的大腦裡面了,所以可以被電極利用,拿來指揮肢體。
但現代人類社會發展太快了,各種複雜的概念是最近幾代才產生的,幾乎每個大腦都有自己的解讀方式,很難統一識別。
所以如果只是採用植入式腦機介面的話,和外界溝通效率的上限就是一個人手指的運動水平,類似於打字或者手語。
這對殘疾人來說是很有用的,對於特殊工作人員指揮機械臂應該挺好使的。
但如果想用植入式電極傳遞更復雜的資訊,比如說操作遊戲角色大殺四方,這東西在理論上應該做不到的。
馬斯克很清楚腦機介面想要實現電影裡那樣的效果,是不能指望現在的技術的。
必須要直接收集神經內部的化學訊號,進行更高效的溝通,那才有可能實現讀心術或者是外接硬碟一類的科幻效果。
馬斯克搞腦機介面只是想利用這個噱頭籌集資金,前期幫幫殘疾人,把概念炒起來,然後上市賺錢,最後拿這些錢中的一部分投入研究。
最終目的自然就是能直接收集神經內部化學訊號的腦機介面。
馬斯克怎麼盤算的郭遠並不清楚,他也不知道馬斯克已經準備殺到華夏來找他了。
此時華夏這邊是早上9點多,郭遠睡到自然醒從床上爬了起來。
莉莉絲這個點並不在家,估計是去哪裡浪了,或者是巡視地盤了。
郭遠泡了碗麥片,簡單對付了一下,就開車去了公司。
一來到辦公室,程舒晴就喜氣洋洋的捧著一個資料夾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