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鋒一早就去了食堂。

不知為何,王成說李磊不幹了,讓張鋒把二食堂的賬對好。

平臺下線,這是張鋒最後一次去食堂對賬。

因為學生很多已經放假回家,有的商家也就提前關門了。

而二食堂那邊,施工隊這兩天已經就緒,工人們在新建的16號樓旁邊的空地上搭了簡易居所。

等過些天,領導下達施工的要求,挖掘機就直接開拆了。

看到二食堂拉起的紅線,張鋒百感交集。

這裡大部分商家都選擇去其他地方。是啊,附近這麼多大學,不一定要在這做生意的。

而新樓建成,肯定又會相應漲房租,大多商家是不會同意的。

在二食堂對完賬,張鋒看到三樓快餐店的老闆娘拉著東西下來。

已經在搬家了。

那稍顯富態的阿姨,張鋒對她印象蠻好的。

說話親和、做事實在。

雖然口碑不錯,但也難逃命運啊。

張鋒有些唏噓,那婦女高大的身影,顯得如此堅強。

他走上前去,“阿姨,店要搬到哪裡去啊。”

“奧。”她放下手中的後廚用具,擦了擦汗,“不在這邊了,回老家。”

“這樣啊...”張鋒看著疲憊的婦人,“回老家也蠻好!餐飲嘛,做的好到哪兒都一樣賺錢。”

“哈哈,賺錢...不容易喲。”婦人回應道,轉頭又往三樓去了。

是啊,的確不容易,誰能想到這裡說拆就拆呢。

等11月份弄好,新的一批商家才會入駐,也就是說,有兩個月的真空期,平臺訂單會腰斬。

哎,不過這是以後考慮的事情了,當下把賬對好,自已東西收拾收拾,就該放假回家了。

弄好後,張鋒並沒有回宿舍。

昨夜,又夢到了毛毛。

所以他突發奇想,到教育園北區逛逛。

那裡有個商圈,過去經常在那吃飯。

乘坐505公交,張鋒到了那裡。下站臺抬眼就能看到一塊豎立的金屬建築,約莫三四米高。

上面寫著:匯金廣場。

張鋒熟門熟路,往廣場腹地走去。

這裡有一家做餅的店,每一次來都能發現排著長隊。

他懷疑是不是請的演員,因為那餅他也買來吃過,味道一般。

餅店的對面是一家賣電瓶車的店,一個憨實的男人總在店門口忙碌,這店大部分做學生生意,租車、修車等,總是在忙。

張鋒也就是在這裡,給毛毛買了一輛電瓶車。然後倆人過石湖大橋,順著太湖西路一路到東吳塔,騎個十公里就到住處。

有一段時間,週一休息時他們常來這邊。

騎車、一路是蘇城的好風景,然後到了匯金吃飯,在上方山小路步行,看一隻只猴子,騎在牆頭,然後從行春橋到石湖。

張鋒記得,三四月的好風光,石湖出口處有商販賣著烤腸等零食,行春橋上,有許多甩著長杆的男人在釣魚。

西面有一個牌坊,沿著路過去有一小石橋,再進去就是大片櫻花樹。

那季節的櫻花正開得絢爛,偶有幾人在草坪搭著帳篷,席地而坐。那也是風箏漫天飛的時節,好春光自然需要出門才能看到。總會有老人將風箏飛得很高,吊著長線,看那風箏是如何在春天,巡視著一片綠色的大地。

也有各式的狗狗在草地賓士,追逐著蝴蝶花鳥,聽主人一聲悠遠而綿長的呼喚。而流浪的小貓,就蹲在陽光處,靜靜曬著太陽。

現在已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石湖已鮮有人光顧,草坪不再像春天那麼旺盛。小貓也只能躲在樹蔭下、竹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