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院選拔賽的流程並不繁瑣。

一共有兩種模式。

第一種就是最常見的戰鬥。

被迦南學院負責匹配對手。

對手的篩選範圍是所有報名的學員。

並沒有境界上的限制。

也並沒有學齡上的限制。

哪怕你是剛入學沒幾個月的新生,只要你不怕丟人現眼,不怕被對手下死手打成重傷,都可以報名。

不過,報名時可要想好了。

這是比賽,不是切磋。

傷筋斷骨都是很正常的傷勢。

裁判也不是萬能的。

關鍵時刻只能保你不死。

至於你會被對手打傷到何種程度,並不處於裁判的管轄範圍之內,不過,如果你自認為實力與對手差距太大,也可以在剛剛開打時就喊認輸,裁判會及時插手,暫停並中止這場勝負已分的戰鬥。

第二種則是守擂者的戰鬥。

一共有五十座擂臺。

對應五十個進入內院的名額。

依舊採取一對一單挑的模式。

自認為自身實力出眾者,有能力守住一座擂臺到最後的人,可以從這五十座擂臺種自行挑選一座擂臺,同時,作為這個擂臺的守擂者。

這是一種特殊的規則。

歷年歷屆都出現過。

但是,也不常見。

而且,從這個名字上就能看出來,守擂者守的就是擂臺,必將面臨一番慘烈到令人髮指的戰鬥,因為他的對手,是所有報過名的外院學員!

選擇成為守擂者,只要堅持三天的時間即可。

三天之後,還在那個擂臺上的人,自動鎖定一個進入迦南學院內院的名額,如果失敗,可以透過挑戰其他守擂者的方式來決定最終是誰進入內院。

一句話:只認擂臺不認人!

除此之外,如果沒到三天,卻無人敢上臺挑戰,守擂者也只需要在擂臺上靜坐三天走個形式即可,並不影響其自動鎖定一個進入迦南學院內院的名額的事實。

至於說……

如果沒有其他守擂者該怎麼辦……

守擂的失敗一方,會被安排到正常的對戰序列裡,和其他走正常途徑的修煉者一較高下,最終,搶奪那剩下的幾十個名額中的其中之一。

當然。

守擂者的繼承規則也很有意思。

假設你作為守擂者,而我擊敗了你這個守擂者,那麼,守擂者的身份就自動更改成了我,如果我不想要守擂者的身份,不想成為所有人目光中的活靶子,也確實可以登出這層身份,但是,一但登出,誰作為現任守擂者,誰就會自動失去本年度進入內院的資格,無論這個人的實力如何!

簡單的說,哪怕是外院綜合實力排名第一的學員成為了守擂者,如果他不想要這個身份,放棄了守擂者的身份,也只能等明年的內院選拔賽再行爭奪,再考慮如何進入內院了!

因此,守擂者的身份其實是一個相當麻煩的東西,當一個守擂者存在,這個身份就始終會存在下去!

無非是繼承身份之人各不相同!

因此,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可以把這種內院選拔賽的特殊制度當做是一場殘酷的車輪戰,對一般人來說,自然肯定是先看一看情況,等守擂者被其他挑戰者消耗一段時間後,再行出手。

如此,勝率會比較大。

好在,迦南學院早就考慮到了這種情況會出現。

和走正常途徑的學員不同。

守擂者有一個特權:在擊敗一個對手之後,現任守擂者將會獲得一次為期半個小時的休息時間,而在這為期半個小時的休息時間裡,無論現任的守擂者補充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