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命運、空間,想和它抗衡,拿什麼抗衡?

五行相生相剋?

時間一逆轉,五行不攻自破!

或者是暫停其他屬性的時間,只保留其中一兩種屬性的時間,甚至加速,讓這一兩種屬性快速發育,發育到足以壓垮迴圈的地步,都不用時間出手,五行自己就能把自己玩死。

把五行拆開來?

薄弱點顯然就是火。

因為火焰的燃燒需要有能源支援。

好比木頭。

好比煤炭。

總而言之,如果長時間得不到能源的補充,再烈的火焰也終有燃盡的那一天,時間完全可以透過這一點,把火系規則掐死在搖籃裡。

至於水……

在某種意義上,是最完美的。

它不怕乾涸、蒸發、枯竭。

同時具備平靜和暴怒兩種性質。

但是,在時間的偉力面前,世間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永遠存在,當水的形態被改變的那一刻,就算水的形態一定能變回來,但想和時間較量,還是太自不量力了,雖然也可以冀望於水的形態不會改變,但之前已經明確的說過了,世間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所以,像這種推斷和假設,從一開始就根本不存在。

至於其他的規則之力。

不用說,原理都是一樣的。

所以,如果想建立內天地,目前只有兩種辦法,第一種是直接越過靈力難,因為他目前已經是突破了,只是帶來的增幅不大而已,想要開闢內天地也只是為了更好的發揮出潛力,因此,就算越過靈力難這一關,也不代表他後續無法挖掘潛力了,他完全可以把希望放在神魄難這一關,根據規矩,等神魄蛻變完,命運之力蛻變完,就可以開闢內天地,而第二種則是削弱,雖然開闢不了一個過強的內天地,命運之力也始終無法追上時間和空間的腳步,但我可以相對應的削弱時間和空間,讓時間和空間在總量和質量上跟命運之力保持一致,以此來確保平衡不會崩潰。

可惜……

“我選擇第一個。”

“也只能選擇第一個。”

陸淵用排除法,一個個分析第二種選擇的不利因素:“全部削弱後,雖然在某種意義上是保持了均衡,但是,這種可以保持均衡的均衡本來就是失衡,我的身體應當是一個整體,留下一部分時間之力和空間之力只會是一種隱患,因為這些力量本來就是獨立於內天地之外的力量,一但神魄難的這一關被度過之後,蛻變後的命運之力很可能會造成一些連鎖反應,到了那時,後果可能會更糟糕。”

至於第一個選擇是否有弊病。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有。

因為他不清楚自己的神魄難是什麼。

畢竟,他的至尊境三小難跟其他人的至尊境三小難不太一樣,古往今來,也沒聽說過有誰掌握時間之力,起碼在大千世界裡是沒有。

所以,跟著命運走?

在大致確定自己的選擇後。

陸淵又動用了命運之眼,加以預知。

雖然明知道命運之眼在這種關鍵的選擇上不太可能提供有用的資訊,但如果真能提供有用的資訊,而他卻因為太過自信而不去嘗試,毫無疑問,在事後,他會把自己後悔死的。

話可能說的誇張了點。

但意思無非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陸淵抱著寧可信有不可信無的態度,又開啟了命運之眼,希望命運之眼能給他一些提示。

毫無疑問。

結果讓他失望了。

沒有什麼重要的資訊。

尤其是他預測的目標是自己。

這也就意味著他只能從其他人的視角里觀測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