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這個環節。

以最基礎的地至尊為例。

按照一百的下限計算。

從下位到上位,需要一千。

從上位到大圓滿,需要一萬。

小境界之間是不存在昇華的。

都是在後面增加多少倍率。

比如說,對於清衍靜來講,她的實力雖然在剛剛突破後,就逼近了上位地至尊的門檻,但她實際上的門檻,在九千以上,這還是按照十倍的倍率來計算的,如果她的根基比較好,在突破地至尊的過程中,給她爭取到了二十倍或三十倍的倍率,她的實際戰力在一千八或兩千七以上,那麼,她實際上的突破門檻就是一萬八或兩萬七以上,而她想要突破地至尊大圓滿,則需要十八萬或二十七萬以上。

這個道理放在基層也是一樣的。

這也就是大千世界為什麼推薦修煉者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以打好根基為主,提升境界為次的原因,畢竟,大境界的突破增幅確實太香了。

一個普通修煉者,剛踏上修行之路。

實力可能是一。

而一個打好根基的修煉者。

同樣是剛踏上修行之路。

實力可能是二。

那麼,如果他們在同一時間突破,前者的倍率是十,他的實力就是十,而後者的倍率是十五,他的實力就是三十,這還僅僅是起步差距。

順著這個規律,往下推演。

當下一次突破時。

如果前者還不做出改變。

根基不夠紮實。

他獲得的倍率就只能是最低的。

也就是十成十,等於一百。

而後者如果繼續自己的道路。

哪怕晚一點。

只要不是晚太多。

以三十一的基礎實力進行突破。

也就是三十一乘十五,四百六十五。

這就是差距。

這就是越級而戰的秘密。

而在下一階時。

前者的實力就是一千。

後者的實力就是六千九百九十。

接近七千。

在這個前提下,再突破一次。

後者就擁有越戰的能力了。

因為前者的實力是一萬。

後者的實力是十萬四千多。

哪怕前者比後者高一個大境界,最多也只是十萬。

而後者雖然小一個境界。

但實力方面已經追上了。

因此,從地至尊到天至尊的差距,遠比一般人想想都要大,根本不是什麼一百比一千的距離,如果說上限,像清衍靜這種靈品天至尊甚至可以暫時執掌浮屠塔,打的浮屠古族裡的幾位聖品天至尊老祖不吭聲,實力尚且在聖品天至尊之上,如果說下限,也就是比普通地至尊強一點,具體案例可以參考被當時還是地至尊的蕭炎逆伐成功的火靈族老祖,堂堂一個仙品天至尊,打不過當時還只是地至尊的蕭炎,只能目睹自家的鎮族神火被搶走。

但是,聖品天至尊這個境界,因為是大千世界明面上的最後一個境界,目前還不存在絕對的極限,因此,假設以一百作為劃分聖品天至尊的標準,一是靈品天至尊,十是仙品天至尊,先不說清衍靜這種剛剛突破就可以戰勝聖品天至尊的掛壁,只說聖品天至尊的正常狀態,一百零一,在一百之上,一千零一,也在一百之上,一萬零一,還是在一百之上,所有人都在儘可能的積蓄自己的實力,為下一個未知的主宰境,做好潛入探索的準備。

因此,就算是聖品天至尊的隻言片語。

也足夠啟發地至尊了。

而當這些金色的符文匯聚到一起。

組成一圈又一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