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如果有空缺,也恰好有沒辨認出來的屍體,則會召集其餘士卒,過來依次檢視這些未知死者到底是不是自己人,頂多是在於,這種情況比較罕見,一般來講都能在收拾戰場的過程中分辨出來,畢竟,分辨一個人的身份,有些是靠鎧甲,但還有一些是靠身份信物,各個家族都有各個家族定製的身份信物,這中東西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會被盡力儲存。

有些是令牌。

藏在鎧甲裡面。

有些是玉佩。

佩戴在胸口處。

一般來講,收拾戰場計程車卒都是有經驗的,如果無法從盔甲上判斷,他們都會自發性的找這些身份信物,如果沒找到,亦或是藏的太隱晦了,叫附近的老兵過來,一樣也沒找到,才會被劃分到身份不明的行列裡等待著認領。

而對於活下來的人來講。

如果折損的數量和活下來的數量能和總數吻合,就不需要來檢視和認領了,但如果折損的數量和活下來的數量,和原本的總人數對不上,就會自覺派人前來檢視認領,畢竟,死者為大,入土為安的觀念在大千世界也是有的。

這也是為什麼要妥善安置自己人屍體的原因之一。

不扒下來的鎧甲和兵刃。

並不是對這些死者最後的尊重。

因為身穿單衣也可以。

包括附近的兵刃。

換一個角度來講,這些東西全是給自己人的優待,是要在回去之後,交給這些死者家人的東西,畢竟,活著的人才能享受勝利的果實,分割利益,而死者和死者的家屬或是無法享受到這裡利益,或者是隻能等待別人的分配。

在這個兵器和鎧甲都很值錢的世界。

或者說,但凡是修煉者,用的兵器和鎧甲都不便宜,有些兵器甚至能當做傳家寶流傳下去的。

這些東西作為遺產,都比較合適。

但絕對不適合被收歸家族所有。

因此,雖然某些士卒的鎧甲都是家族分配的制式鎧甲,不是什麼家傳的,也沒有什麼特別強的防禦力,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首先家族也不是貼別缺這些鎧甲,更不是非要和這些死去的族人爭搶這些鎧甲,其次是這些鎧甲可以傳承下去,傳承給這些死者的家屬,或者是兒子,或者是孫子,反而有利於培養這些人的家族榮譽感,包括後續的各種兵刃,這就要看收拾屍體計程車卒心情的好壞了。

心情好了,在你的屍體旁邊,放一柄不錯的靈器。

當然,不是收拾屍體計程車卒自己掏腰包放上去的。

而是在發現你屍體附近的戰場上隨便撿的,如果沒有,那就自認倒黴,兵器的殘缺與否都是隨機的,什麼型別的兵器也都是完全隨機的。

當你的屍體被送回去後。

這些靈器就會被打上一個標籤。

美名其曰,叫做戰利品。

換句話說,就是活人給死人維持的一點點顏面,這樣一來,在面對家屬時,士卒可以有充分的藉口,比如說,你家的丈夫、父親亦或是祖父,作戰非常英勇,在發現他的屍體時,他已經和一名同境界的對手,亦或是高一個境界的對手,雙雙殞命,由於屍體過於殘缺,經過族長審批,特意將他對手的兵器也發了下來,表彰其功績,然後就是具體的利益分割,比如說,你家獲得了幾間商鋪之類的。

當然,房產也算,資源和渠道都算。

這裡這是為了維護死者的顏面。

畢竟,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一個和同境界對手廝殺而死,或者是和一個強於自己的對手廝殺而死,甚至是被圍攻而死,都好過單純被殺死,單純被殺死的話,附近沒有對手的屍體,哪怕是說出去,也無法體現這個人的英勇,無法照顧到這個人的顏面,確實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