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管轄。

至於那些留守的附屬家族有沒有意見。

洛神族從來不強迫這些附屬家族。

畢竟,這些附屬家族都是死忠。

這一路打過來,包括掃蕩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反撲。

讓這些附屬家族也受損不小。

在這種前提下。

假設一個附屬家族拿出了五百人。

打到血神族這裡的時候。

只剩下了三百多號人。

死了一百多號人。

這個時候,身為這個附屬家族的族長亦或是帶隊者,就必不可免的要考慮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繼續打下去的話,會不會導致這一代斷代,亦或是失衡,讓家族拿到資源也因為缺少人才而無法崛起,間接陷入一個惡性迴圈?

畢竟,任何家族的崛起都是靠人。

資源和功法確實重要。

但擁有自己人顯然更重要。

在這種情況下,還敢支援洛神族,甚至率領自家族人馳援洛神族,不管是忠心還是實力,都已經觸底了,這三萬多由各個附屬家族拼湊出來的人馬,不敢說是這些附屬家族最後的底蘊,起碼也是這些附屬家族最後的生力軍。

而且,參與戰爭的要求還很高。

三天境起步。

因為三天境都能飛。

不到三天境,連行軍速度都跟不上。

就更不用說後續的打仗了。

所以,就算是正常的家族,能拿出來幾百位三天境強者,也算是傷筋動骨了,對於這些常年處於被血神族壓制狀態下的附屬家族來講,說是最後的生力軍,可以說,一點也不誇張。

要是這批生力軍全死了。

滅族倒不至於。

但必然會出現斷代的情況。

對於一個家族來講,斷代,是一個僅次於滅族的詞彙,因為這個詞彙代表的是百分百走下坡路,任何一個族長都會盡可能避免斷代現象。

所以,雖然損失人數不多,沒有斷代的風險,但在大勝的前提下,這些附屬家族的族長或帶隊者也要考慮一個問題,就是損失多少人,在心裡預期之內,不會影響到家族崛起態勢。

五百人的隊伍。

只剩下三百多人。

這三百多人就可以重點培養。

融天境的升到化天境,化天境的升到通天境,通天境的升到至尊境三小難,至尊境三小難往至尊境發起衝刺,在正常配比下能把家族的整體實力拔高一個臺階,而後,才是把其餘資源分配下去,注重培養家族裡的年青一代。

但如果只剩下兩百多人。

甚至只剩下一百多人。

就算家族裡的年青一代,因為分割資源人數少的原因,分配的資源多了,但家族整體的實力卻不會得到太大提升,中堅力量嚴重的折損。

眼下的趨勢,基本都能看明白了。

洛神族覆滅血神族。

相當於血神族的基本盤全崩了。

現在吃的這口肥肉,確實是肥肉。

確實能回血。

但這口回血的意義,是為了給後續的競爭做準備。

血神族這麼大的地盤。

這麼大的市場。

那些原本保持中立的家族。

還有力神族和骨神族的附屬家族。

包括血神族本土忽然崛起的新生家族。

都是他們的競爭者。

這才是細水長流的道理。

以他們原本的體量,根本不足以在這種激烈的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但在瓜分了血神族和那些血神族死忠的遺產後,狠狠回了一口血的他們,甚至是吃撐了的他們,只要把中堅力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