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說,他們是最先死亡的,也是註定了要揹負兩族後人中的罵名一輩子的。

說的更直白一點。

他們在歷史中的定位是破壞和平的人。

域外邪神一族會抹掉他們的功績。

把在一切結束後。

把他們定義成反面例子。

可以說是相當大的決意和付出了。

畢竟,換個角度來說,一個為種族存亡而死的人,就算不是好人,他在那一刻做出的選擇也該被人銘記和感謝,這也就是所謂的身後名,而這一千五百多名天魔帝,忍辱負重,最終連一個該有的名譽都得不到,甚至要被自家種族的後輩戳脊梁骨,確實是過於不人道。

但沒辦法。

反派必須存在。

只有適當的傷痛,才能讓人領悟到和平的珍貴性。

因此,對於這一千五百餘名天魔帝,天邪神給出了自己的承諾,不管如何,這一千五百餘名天魔帝的子嗣和後人,準確的說是他們的嫡系,亦或是選中的那一脈,都能得到最優先順序別的保障,只要聖族中的其他種族和其他人沒死絕,絕對不會讓這一千五百餘名天魔帝的後人有半分風險,代價則是他們也要揹負對應的罵名,畢竟,這是一段無法被犯案的歷史,區別在於,天邪神承諾會盡量製造機會,讓他們洗刷恥辱,類似於祖宗做了什麼壞事,子孫後代又做出了什麼豐功偉業,以此來抵消,挽救這一脈在聖族當中的名譽。

舉例說明。

假設祖宗叛國了。

對於家族的影響肯定是惡劣的。

但只要這個祖宗死了。

另外,幾代以後。

再遇到類似的事。

他的子孫後代選擇以身殉國,並且在殉國之前發表一些演講,比如說先祖讓家族蒙羞了,我作為子孫後代,愧對家國,願意以死報國之類的話進行洗白,確實可以挽回一定的聲譽。

畢竟,歷史是有遺忘性的。

而這些鷹派的另一個任務,當然,也不能用任務來定義,更應該說這些鷹派的另一個定位,就是用來確定聖族將來能佔據多少土地面積。

換而言之。

就一波。

他們這一波能打下來多少土地。

陸淵就會按照這個土地的範圍佈置相應的紅塵絲。

後面的天魔帝也不會離開這個範圍。

最多也就是在這個範圍內跟大千世界展開拉鋸戰。

有點閃電戰的意思。但是,只是一個影子。

不是真的閃電戰。

因此,對於這些拿著鷹派劇本,實際上可以說是域外邪神一族中的英雄,但在史書上只能變成壞人和反派的存在,他們的生命從戰爭開始的那一刻就進入了倒計時,哪怕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他們也會不留餘力的向前突進。

或者說,進擊!因為這就是他們的劇本!

第二種,就是中立派,中立派的構成比較複雜,數量也是最多的,目前暫定為三萬兩千餘名天魔帝,其中,有兩千餘名天魔帝是不用死的,他們拿到的劇本是找個機會讓自己被鎮壓封印,另外三萬餘名天魔帝則是同樣要死的,但是,他們的死亡定義就不太一樣了,他們要用自己的死亡讓大千世界這邊的諸多天至尊明白,域外邪神一族目前的窘境,也就是他們揹負的詛咒,他們是因為各種理由而戰,並不是外界傳言中的那種只會破壞與毀滅的邪惡生物,這是一個相對容易的工作。

具體的劇本,可以具體劃分。

這裡就沒必要一一列舉了。

找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說一下。

為了友情,比如說,因為我的朋友之一是鷹派的,他戰死在了這片土地上,所以我要為他報仇,但是,我也清楚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