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明顯了。

也一樣要打腫臉充胖子。

起碼在明面上不能弱了聲勢。

比如說,婚喪嫁娶。

比如說,商業競爭。

哪怕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也要裝出一副我很強的樣子。

以此避免被其他家族落井下石。

因此,別管是貴客還是普通的客人,就算是明擺著的惡客登門,一個正常的家族也會擺出一副不差錢的模樣,按照正規的標準上茶商談。

至於說,為什麼非要找點喝的……

不喝茶,也不喝其他飲品,難道就不能談事了嗎……

嚴格意義上說,也不一定。

喝茶只是一個理想化的配置。

而飲品在談話中的作用也很重要。

對於普通人來講。

一場正經的談判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

就像所有商業談判一樣。

在酒桌上考驗的永遠是底線。

真正籤合同的時候,永遠是正規的。

沒聽說過在酒桌上籤合同。

或者說,酒桌上的所有承諾雖然認,但那只是口頭合同,不具備法律效應,真正具備法律效應的合同檔案,全都是在專業律師的監督下才擬定的,可以說,每個人都是極度清醒的。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

一場清醒的談判免不了要費口舌。

為了避免思路被打斷,也為了避免把時間浪費在無用的事情上,提前準備一杯比較有檔次的茶水,潤潤唇,以便於後續更好的談判,這就是茶水成為談判必須飲品的核心原因之一。

而另外一個核心的原因,則在於關鍵時刻的藉口。

比如說,其中一方聊到一個另一方不願意提及的話題了,亦或是不好回答,短時間內還找不到一套妥善的說辭,在這種特殊情況下,答不上來的一方就可以拿起茶杯慢慢飲茶,最好是動作優雅的那種,一方面調整自己的心理防線,一方面思考說辭,別看喝茶的這套流程前前後後只是四五秒,這四五秒的時間足夠陷入沉默的一方進行思考並給出答案了。

至於說,如果雙方同樣答不上來。

你一句,我一句。

話趕話,把話題聊到死衚衕裡了。

雙方的主要談判者就會保持同樣的默契舉杯喝茶。

然後,把難題交給下面人。

看看下面人怎麼說。

大概的情況就相當於上層僵住了。

誰也不願意退讓。

在這種情況下。

下面的人,誰能破局,主動權自然就落入誰的手裡,進而形成了壓制,甚至是直接促成談判。

這就是談判的流程。

也可以說是待客的流程。

起碼在明面上要這麼做。

雖然說在理論上,咖啡,也可以代替茶的作用,但當大家都在喝茶時,你突然來個咖啡,先不說合不合適,只說那種先天存在的歧視鏈,就能將你打壓下去,甚至是否定這種飲品。

換句話說。

不合群的人註定會被孤立。

當然。

如果你根本不怕孤立,那就無所謂了。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無所謂的人也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客人拜訪就是了。

沒人會和異類交朋友。

因為這種做法會讓這個願意交朋友的人在其他人眼中變成異類,進而被其他人同樣孤立起來。

所以,當大家都排斥異類時。

這個異類也就距離滅亡不遠了。

這就是問題所在。

因此,茶在明面上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