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硬性只是相較於弟子而言,實則可以調整。

第四個檔次則是內門大師兄,亦或是內門大師姐,也是在真傳弟子和少宗主之下明面上的最強者,擁有在一定程度上號令宗門弟子的能力,哪怕是外門大師兄,亦或是大師姐,一樣要服從內門大師兄亦或是大師姐的命令,因此,當任者除了自身的實力強之外,還要擁有服眾的才能,起碼不能給人攻訐的藉口。

而在內門大師兄之上。

也就是第五個檔次。

就是數量稀少的真傳弟子。

真傳弟子的定位比較模糊。

有人說他們也是內門的一份子,因為他們都住在內門,並沒有和很多長老與執事一樣,擁有單獨的山峰和院落,說的更明白一點就是沒有頂梁立戶過日子的許可權,最多也就是住在一個單獨的小院裡,處於弟子的日常住宿區。

但也有人說他們不是內門的一份子,而是凌駕於內門之上的存在,因為內門大師兄亦或是內門大師姐明確沒有命令真傳弟子的權力,這一點在宗規上寫的清清楚楚,雖然宗門的規矩上沒寫真傳弟子有沒有反過來命令內門大師兄的權力,但是,哪怕不考慮沒寫約等於默許的這層含義,只說已寫的這些規則,就足以確保任何一位核心弟子的地位高高在上。

而且,真傳弟子的產出也比較隨緣。

從外門進內門。

好歹還有指標。

十個人到二十個人之間。

哪怕外門弟子的實力一般,相較於往年有所下滑。

至於大師兄和大師姐的位置。

正常來說,都只有一個。

極少數有兩個。

總而言之,在正常的宗門中,每一代都會有大師兄,亦或是大師姐,無非是質量的高低罷了。

但真傳弟子就不一樣了。

真傳弟子沒有明確的入選指標。

甚至說,連年齡都不足以成為指標。

有的真傳弟子,六歲即可入門,剛剛接觸到修煉,就表現出驚駭世俗的天賦,這就是他的理由,甚至無關心性,但有的真傳弟子六十歲才走到這一步,憑藉的也不是什麼天賦,而是過人的心性,這一點甚至是功勞都無法跨越的,不管你為宗門立下多大的功勞,只要你沒有表現出讓宗門高層注意的優點,真傳弟子的位置,寧可空著,甚至是寧可沒有,也絕不會濫發,因為真傳弟子必然能接觸到一個宗門核心的傳承,在這方面容不得情面。

所以,在絕大多數情況下。

別看外門大師兄每年一換。

進入內門。

這些換上來的天才,還真不一定能成為真傳弟子。

因此,要說外門大師兄代表的是一個宗門年青一代的最高水準,能從中看出來一個宗門是否青黃不接,那麼,內門大師兄代表的就是一個宗門在弟子方面的臉面,要是自家弟子在佔理的情況下,在外面,被其他宗門的弟子欺負了,內門大師兄不出頭,就代表一個宗門慫了,雖然在理論上,真傳弟子和宗門的執事、長老、宗主、太上老祖等人都可以出手,找回這個面子,但這無疑會讓這個宗門背上一個更恥辱的名聲,會被外人說玩不起。

除此之外。

還可以從內門大師兄亦或是大師姐的身上看出一個宗門的穩定性,因為內門大師兄的未來發展定位就是一個宗門的大長老,亦或是實權長老,他們才是能真切的抵達宗門基層的人。

至於核心弟子……

他們的未來定位就是一宗的頂樑柱……

參考太上長老……

說的更直白一點。

他們只需要確保自己的實力足夠。

以此來保證宗門的底蘊和戰力。

其餘的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