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

老丈人肯定是舒心了。

但反過來說,如果攤上了那種小心眼的女婿,亦或是記仇的,亦或是乾脆奔著利益而來的,想要攀高枝的,那就等著女兒回家之後被女婿刁難吧,畢竟,說到底,如果女兒不喜歡的話,也就不會嫁了,就算是想攀高枝也是沒機會的,而在女兒喜歡對方的前提下,這種委屈只能認,因為一邊是自己的父親,一邊是自己的丈夫,確實是夾在中間兩面為難。

舉個例子。

假設這次去拜訪老丈人。

被老丈人罵了一頓。

就算回家之後不說什麼。

等到妻子再次提出想要回孃家看看父母時,這位丈夫也會想辦法打消這個念頭,因為歸根結底,沒人願意被罵,除了那些有特殊癖好的。

就算妻子看出來了。

在中間也是沒辦法做這個工作的。

勸丈夫跟自己一起回孃家。

那就是委屈丈夫。

因為老丈人不懂事,沒辦法。

而如果不勸丈夫的話,個人意願還無法得到滿足。

久而久之,夫妻之間必然會有矛盾。

甚至說,這已經是建立在丈夫這邊通情達理的前提下了,因為如果丈夫這邊記仇或小心眼,就算妻子把這個意見明確的提出來了,放在明面上說了,丈夫也可以用一句話輕而易舉的否定掉一切:難道我就活該被你父親罵嗎?

更別說,還有那種情商不高的妻子。

在民間戲稱為大饞丫頭。

死饞死饞的,或死懶死懶的。

根本看不出來丈夫在想什麼。

或許她的自我感受是良好的。

或許丈夫也能遷就她幾次或幾十次。

但丈夫不可能遷就她一輩子。

所以,一個成熟的父親所做的應該是不刁難女婿,就算是敲打,也要用對方法,要不然的話,就是讓女兒在另一邊受罪,自己鞭長莫及。

這就跟丈母孃的訓斥是一個道理。

絕大多數丈母孃都不會訓斥女婿。

因為她們都是從那個時期過來的。

她們很清楚溝通的方法,起碼在小夫妻倆的感情的這件事上,作為一個長輩,應該如何溝通。

有些丈母孃會採取誇誇路線。

有些丈母孃則會採取訓斥女兒的方法。

換句話說,就是用責罵女兒的方式,給女婿出氣。

反正女兒是親生的。

也不用擔心她記仇。

但一個明事理的丈母孃,能用這種方式表達出我理解你這個女婿的難處,起到的作用是莫大的,就算不能被稱之為膠水,把小夫妻倆死死的粘在一起,當個潤滑油,避免小夫妻倆之間的某些摩擦,還是可以的,是沒問題的。

當然。

丈母孃跟老丈人還是有區別的。

一個切身體會過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