祟祟的陶子重:“陶公子在看什麼?”

陶子重還是一副夥計打扮,但整個人心虛的不得了,瞧見程福兒後根本不打招呼捂著臉就開始跑...

顧不上理會他,程福兒推門進去,差點就被當頭打了一棒:“晚舒!是我!”

“啊,是阿福來了,快坐,抱歉我以為是陶子重那個混蛋呢,你今天怎麼想著來我這了?”

程福兒記掛著許冬穗的事情,所以沒有多問別的:“晚舒,你知道城西的名香閣是什麼來頭嗎?”

提起這個黎晚舒倒是嚴肅了幾分:“聽說名香閣在嶺北縣開了分店,阿福想必是見著了吧。”

“這個香料鋪子不簡單,三個月前來安南府後,直接砸了兩萬兩買下了原先的滿香樓。阿福記得離那齊玉景遠些,這人可不好惹...”

自前朝開始,以皇室為首興起了用香料的熱潮,天子出行,皇家祭祀,朝賀國宴等等無不耗費巨量香料。

民間亦是興起了效仿之風,這也促進了海上貿易的繁榮,從朝廷主動出使他國商談為開始,香料便成了貿易的重點。

只是隨著近年來安國與鄰國關係的惡化,如今大部分港口封閉,朝廷也釋出了禁香令,軍民上下不許私自販賣留存任何香料,一經發現便是重罪。

但禁止歸禁止,香料使用已經成為日常風氣,民間百姓不使用,那些官宦權貴的需求可是一點都沒消減。

那短了的香料從哪裡來呢,還是要靠民間走私,香料一經從海外流入安國便是暴利。

但這樣的利益追逐下,卻鮮少有人敢去嘗試,原因無他,海上行船危機四伏。

不單是航海船和天氣等原因,就是海中強盜也是不少,辛苦躲過一切危機準備帶回香料,但在岸上還有一批等著直接“摘果子”的商人呢。

他們大多都是地方頗有財力威望的地頭蛇,仗著靠海養了一批打手,專門搶奪那些冒死將香料帶回來的人。

“齊玉景能躲過一切,這便足以證明他是個狠角色了,坊間傳聞說他應該只出過一次海,就這樣手裡便能積攢下這麼多銀錢,想必是黑吃黑了...”

“他那人我見過兩次,真是個完人,不過就是完人如今也有了瑕疵。”

程福兒連忙問道:“是什麼?”

黎晚舒推開雅間的窗戶,指了指那邊的一座二層小樓,樓上滿是彩色綢緞和各式各樣的燈籠:“阿福知道那是什麼地方嗎?”

程福兒頓時瞪大眼睛:“花樓?齊玉景去花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