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福兒反應過來笑出了聲:“是...這是雅稱。”

鈍鈍聽了一遍解釋才明白,原來那個大叔是收大糞的,小姑竟然管那個臭粑粑叫蜜?!不理解...

幾人逛了一圈,總算沒忘記正事,買鍋!

要不是原先廚屋的灶洞做的太大,這個還能買小一號便宜一些。

程福兒將點好的一千個銅板交了過去,店家也沒有多詫異,安國鐵礦稀少,農家為了買個鐵鍋都是一文文湊出來的。

鈍鈍看著花了那麼多銅板買回來的鍋,抱在懷裡抱得緊緊的,不過最後鍋太沉還是交給了程福兒揹著。

稻子下來了,米價自然也下去了,不過他們如今等著吃地裡的米,不需要再買了。

有了鐵鍋,肉自然是不能少,這一個月,家裡那片菜地也出了不少菜,剛好跟豬肉一起炒。

“老闆來兩斤五花肉,一斤後臀尖。”

五花肉二十五文一斤,後臀尖十八文,一共花去六十八文。之後又去買了油,醬油和醋,一兩紅糖以及一斤澡豆。

趙繡玉看了看澡豆的價錢皺起了眉,一斤四十五文,它怎麼不去搶呢:“阿福,你用那桂花澡豆就行,我不用,用皂角一樣洗的乾淨。”

“嫂子,這澡豆不僅能清潔的更乾淨也會讓面板更滑更潤,皂角可比不上它。”

還有些程福兒沒有說,她見過府裡的一些年紀大的婆子,她們長期用皂角洗澡身上會格外乾燥,冬日裡還會起皮皸裂。

其實除了這澡豆之外,像是搽頭竹油百合香油她都想買些。家裡人這些年過得苦,頭髮自然沒空打理,不止嫂子兩個孩子的頭髮都是乾枯發黃的,不過囊中羞澀,以後一定能買得起的。

糕點鋪子一家人也去了,只是鈍鈍和粥粥只要飴糖,別的竟搖頭不要,程福兒也就買了兩斤糖和一些栗子糕,不過這些不當飽。

趙繡玉難得大方一回決定一家子在縣城裡吃。酒樓是去不起,但路邊的餛飩麵來一碗是沒問題的。

嶺北縣這邊種麥子的少,麵粉價高,這一碗餛飩麵雖貴,好在用料也足,當得起九文一碗。

飯後兩個孩子走不動了,先去牛車處歇息,程福兒則是去了千繡樓,一是為了買羅布繼續準備做盤扣,二是她想到了別的賺錢的方法。

“東輝小哥這菱錦一尺多少?”

菱錦薄透如紗,但沒有紗細緻,做扇面也勉強。程福兒想做雙面繡的扇面,用緙絲其實最好。只是一寸緙絲一寸金,賣了她都不夠買的,只能勉強用菱錦了。

“五十文一尺,您要是想做新東西拿來我千繡樓,這價錢自會多優惠些。”

最後程福兒買了羅布和一尺半的菱錦,今天帶出來的一兩三錢多的銀子,如今只剩下十六文了。

捏著薄薄的錢袋子,程福兒如今懂了那句“花錢如流水”的感覺了,掙錢的道路依舊很長,希望之後的扇面能把錢都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