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禾前腳把程康打發,後腳人家老孃就上門,用頭髮絲想,都知道她來是為了什麼。

張桂側過身子,道:“程嫂子,什麼事兒進院說。”

程母看了她一眼,沒有進院的意思,只看著路禾道:“路家丫頭,我知道你嫌我們家貧,可康兒對你是真心的,且他每日苦讀,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你路家雖然富足,可也不過末等商賈,我知道你路家大姑娘眼光高,想高嫁。”

“我說句不好聽,那高門大戶的,可看不上一個小小商戶之女。”

這一番話,她是高著嗓音說的。

路家從來到青州,並沒換過住處,始終是住在這個小院子裡。

別說站在院外,便是站在院內,高聲說話,左鄰右舍,也能聽見。

因此她話說到一半兒時,就有開門看熱鬧的。

張桂臉色變了變:“程嫂子,我不知道你上門來是什麼意思,崔媒婆那裡,我們可是說明白了的。”

“天色晚了,你且快回去吧!”

張桂說著作勢要關門,程母立刻擋住,不讓她關。

“你家丫頭勾了我兒好些日子,見我家拿不出百兩聘禮,就想讓我兒入贅,你說我來是幹什麼的?”

“你別胡說!我家小禾兒此前都不認識程秀才!”

“怎的就不認識?康兒天天給你們送早點,晚上還要匆匆從學堂趕回,去鋪子接你家大丫頭給送回來,這會兒你們就不認了?”

張桂被她的不要臉驚呆了。

程康就今天早上才塞給她一紙包包子,怎麼就變成天天了?

還有路禾天天來去,不是和路平一起,就是自已,這裡又有程康什麼事兒?

“程嫂子,我家小禾兒每天出入,街坊鄰里的都是看著的,不是你說什麼就是什麼的!”

別人大家夥兒也許不知道,但路禾每天來去,大家夥兒還真知道。

實在是這麼一個小姑娘,開了兩個生意那麼紅火的食肆,他們想不關注都難。

甚至就盼著路禾天天晚上回來。

因為吃小食偶爾會剩下當天的小食,鋪子裡的夥計分不了,她就會拿回來送給鄰居。

這麼久下來,路家在街坊裡,人緣那叫一個好。

聽見他們的對話,立刻有人出聲幫路禾證明:“程家的,你就別睜著眼睛說瞎話了,我們見天兒在這兒瞅著呢,路小老闆可沒和你兒子碰見過!”

“你這怕不是要訛人家姑娘的婚事吧?”

有一個開口,就有兩個。

程母臉色變了變,她雖然頗關注路禾,但關注的也就是路禾那鋪子有多賺錢,沒想到他們家和鄰居關係這麼好。

看樣子想靠謠言逼路禾嫁給程康,怕是不行了。

於是她轉頭開始專心說服路禾。

“路家丫頭,這俗話說,寧做雞頭,不做鳳尾。你嫁到高門裡,人家都不拿你當人看。”

“我兒子可不比那些富戶的公子差,還更有本事,你能嫁給我兒子,是你三輩子修來的福氣,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按說這種情況,路禾是要避開的,沒有哪個女兒家,是自已談論自已婚事的。

可一開始路禾就站在院子裡,要避開也晚了。

現在又被程母抓著不放,避也避不開,況且她也沒想避。

路禾幾步走到門口,站在程母面前,低聲道:“程大娘,我不想鬧的太難看,你們家為什麼想娶我,我一清二楚。”

“我是不會嫁過去的,你回去吧,莫要再糾纏。”

“否則事情鬧開了,對程秀才的名聲不好。”

話罷,路禾後退一步,高聲道:“既然都說明白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