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暗武”重入東瀛,算不上王者歸來,但也重新成為了東瀛武術界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還很國際化,雖然主體在東瀛,畢竟東瀛對武者的特權是全世界有名的,是武者的福地,在東瀛過活肯定比其他地方舒服,但其勢力的觸手卻遍及全球,甚至有一些小國的政權都為其把持,如非他們的心思主要集中在傳承武術、發展武術上,將自身發展成類似“克洛諾斯”這樣足以左右大國政權的半官方組織也不是不可能的,只能說,“暗武”的核心理念還是“傳承武術”,對於爭權奪利這種事情興趣不大,起碼大部分人如此。
只是最近空手組似乎正在醞釀一個巨大的計劃,“拳聖”緒方一神齋多次找上門來向空手組進行遊說,來濠徵太郎和立華凜對此興趣不大,沒有多做打聽,只等“八煌斷罪刃”的其他人做出決定,然後他們隨大流就好,若是計劃不好玩,他們也可以選擇退出,要是觸動了他們的利益,那就對著幹。
只能說,“暗武”就是一個這麼鬆散的組織,組織裡的人也都這麼隨性。
來濠徵太郎推了推墨鏡,北山杏衣的話讓他有些觸動。
到底是東瀛武術界的武神,北山雄梧的落眼並不侷限於一家一派,他要考慮的,是整個東瀛武術界的未來。
當年將無辜的“殺人劍”、“殺人拳”流派驅逐出東瀛這件事情本身就不合理,只是那時三極派北山信新喪,北山雄梧閉關養傷中,根本無力他顧,所以才讓“殺人劍”、“殺人拳”的流派背上了黑鍋被趕出了東瀛,讓關東武術界實現了只有“暗武”受傷的世界。
之後“暗武”能迴歸東瀛,他們有錢能帶動東瀛經濟當然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是三極派的說和也是功不可沒,真要說起來,他們“暗武”可是欠了三極派一份人情的。
雖然就現代社會來說,他們這些“殺人劍”、“殺人拳”的武術高手是妥妥的社會不穩定因素,他們之所以被稱為“殺人劍”、“殺人拳”,就是因為他們的武功是要在生死搏殺中才能進步的,這在亂世當然沒問題,但在太平盛世,他們單單存在就已經讓很多人心中不安了。
不過三極派貌似不這麼想,都是練武之人,既然走上了這條路,生死應該早就看淡了,怕死就別學武,想強身健體就去健身館健身,何必來學武呢?
三極派當然是反對純粹的殺人技的,比武中分出勝負就會點到為止,但也不推崇“絕對不殺”,比武中失手把對手打死的事情並非沒有發生過,只能說他們比武之時求的是“勝負”,而非“生殺”。
在三極派的理念中,“殺人劍”和“活人劍”,一個極右一個極左,都是不足取的,相容幷蓄才是王道。
三極派的鐵桶江山不是靠捱打得來了,連續兩代掌門北山信和北山雄梧都是殺伐果斷之人,手下人命絕對沒有少沾,而他們也不是靠暴力贏得那麼多流派和財閥集團的追隨的,懷柔的手段同樣厲害。
恩威並施,這才是站在領袖位置上的人應該做的。
當然,雖然三極派並不認可“殺人劍”和“殺人拳”的理念,但是作為東瀛武術界的龍頭老大,他又必須包容這些流派的存在,武術界就應該百花齊放,而不是隻有一個聲音,這樣的武術界一定是畸形的,所以三極派才會接納“暗武”迴歸東瀛,只要“暗武”願意遵守武術界的各種規則,三極派也不會去找“暗武”的麻煩。
“暗武”的存在本身不是罪,只有“暗武”破壞了武術界的規則,三極派才會對其進行制裁。
所幸“暗武”在東瀛還是挺守規矩的,不守規矩的事情也不會在東瀛做,至於以錢權利誘或暴力脅迫東瀛政經界的要人為他們辦事,這是東瀛政府該頭痛的事情,三極派可不管這些。
只要武人不危及普通民眾生活,不以武功進行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