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釁你的人才是罪魁禍首。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自古如此……古人云,皇家無父子,富戶無親情,總結就倆字,利益。”

戴晴說著,看著蔡寬泛白的臉,最後又補了一句,

“凡是涉及到利益紛爭,就不會有人對你仁慈。所以,不要去奢望那些莫須有的東西。”

聽著戴晴的提醒,蔡寬整個人都是呆愣的,好一會兒才恍然一笑,只不過這笑容裡多少有點苦。

“從我五歲時父母因為意外出了事故,我就一直跟著爺爺生活,由他照顧我的生活起居。但那時候爺爺也很忙,每天早出晚歸,我大部分生活都是二嬸和三嬸在一起。”

“大家住在一個屋簷下,雖然我知道她們照顧我是順帶的,但我也是發自內心的感謝他們,把他們當做長輩來尊敬。每天高高興興的和堂弟堂妹一起上學放學。”

“直到有一次,我因為值日回去晚了,剛進門就聽到二嬸在屋裡抱怨,說照顧自己的孩子都夠辛苦了,還硬塞給她一個孩子,煩都煩死了。”

“我當時就在門外,聽到這句話時,腦袋嗡了一聲,突然感覺自己就是個累贅。二嬸發現我時,好像也有些尷尬,說飯菜都在桌子上,讓我自己吃,就轉身離開了。”

“但堂弟卻撅著嘴走到我面前,嫌棄的推我一把。說都是因為我,二嬸才這麼辛苦的,我搶了爺爺不說,現在還想搶走他的媽媽,全家人都不喜歡我。”

“那時候雖然還小,但也知道別人的媽媽不能搶。所以,爺爺回來時,我就特別粘他,走哪跟哪。後來爺爺就把義叔留在我身邊,專門照顧,才算平息了家裡的矛盾。”

蔡寬說著,眼神盯著房頂,嘴角勾起一抹無奈的笑容。

“自那以後,但凡爺爺沒有大事,都會把我帶在身邊,經常出入科學院,久而久之的,二叔三叔也開始有意見了,說是同為孫子,爺爺一碗水端不平,讓其他子孫受委屈。”

“因為他們認為,爺爺把我帶在身邊,有言傳身教,單獨培養之意,對堂弟們很不公平。”

說起這點,蔡寬眼神透著嘲弄,

“他們只顧著講公平了,好像忘了我才是個幾歲的孩子,沒有父母,只能在爺爺身邊才能獲得安全感。”

戴晴:“……”

人自私起來,眼裡除了利益,是看不到其他的,這就是事實。

“他們理直氣壯的找爺爺理論時,直接被爺爺指著鼻子罵了一通,說他們利益燻心,一個個的都是白眼狼,早就忘了我爸當年是怎麼護著他們兄弟的事情了。”

“二叔三叔被罵的滿臉通紅,慚愧的退出去,自那以後,明面上他們確實都不說什麼了,但私下裡,他們看我的眼神卻跟以往不一樣了,裡面藏著嫌棄,反感還有些不明不白的敵意……自從失去父母后,我的性格就變得有些敏感,他們的眼神騙不過我。”

蔡寬沉默片刻,低著頭摳著自己的指甲,好一會兒才低笑一聲,

“其實他們說的也沒錯,我確實霸佔了爺爺的全部時間,他們恨我也是應該的。爺爺也確實培養了我,我每天可科學院到處跑,全院上下,都認識我。或許是從小接觸的原因,我對科研很喜歡,爺爺說我繼承了父母的優點,是個搞科研的好苗子。”

“我堂弟學習也不錯,走的也是科研的路子,但跟我比還是差了點。關於這點,他恨我,也怪爺爺。他認為,都是爺爺偏心導致的,他才會處處低我一頭,這點也是家庭矛盾的最大原因。”

戴晴點頭,表示理解,心胸狹隘之心而已。

蔡老偏愛孫子,是因為他失去父母太可憐,大部分長輩,都是偏愛弱一點的子孫,這是常理,這種事外人一看就知。

但對於利益至上的人,心裡沒有感情,自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