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醒來,趙楠跟戲忠、賈詡商量後,將此戰繳獲四千餘批戰馬,趙楠將馬蹄鐵、馬鞍跟馬鐙全部裝備上。

下令讓呂布跟高覽組成二千的騎兵命名為“狼騎”定為輕騎兵,主要進行偷襲、長途奔襲、追擊作戰。

由張郃組成二千人的鉤鐮槍兵名為“大戟士”,用來剋制敵軍騎兵,又能參與步戰。

由徐晃選拔身強力壯計程車兵,組成二千人的重甲重斧兵,被趙楠命名“重斧兵”營,作為以後遇到重甲步兵的剋星。

而張遼統率二千輕重騎兵結合的騎兵,名為“虎豹騎”,作為突襲敵軍騎兵陣型、步兵陣型的主力。

典韋為錦衣衛統領,負責打探情報跟執行暗殺。

安排好戰後事宜後,趙楠讓戲忠跟賈詡寫了一份奏報,奏報之雒陽朝廷。

隨後趙楠安排典韋跟戲忠,攜帶一封捷報跟押送兩車金銀珠寶一同運至雒陽。

大量金銀散去加上戲忠在雒陽透過運作為大捷造勢,讓皇帝劉宏收到金銀跟奏報後大喜。

“陛下,現在皇宮外面百姓都在稱讚陛下,認為陛下武略緊追祖先光武帝,那趙楠是陛下的福將。”趙忠在皇帝劉宏身邊說道。

“讓父,此次雁門郡太守趙楠取得鮮卑大捷,朕應當如何封賞他”劉宏端著英雄血問道。

“啟稟陛下,趙太守真是陛下的大忠臣,此次大捷可謂證明了陛下的慧眼,趙太守就是那千里馬,陛下是那伯樂,如此大捷恐怕趙太守那也損失不輕,如今國庫緊張,不如將雲中郡也交於趙太守鎮守,這樣陛下可以更加放心邊疆防務了。”張讓趕緊躬身說道。

“嗯,讓父言之有理,還是朕的眼光好,若就憑那些黨人只會抹殺這寒門千里馬。”劉宏說道。

斟酌片刻後,劉宏說道:“那就傳旨賜五百金,封趙楠同時鎮守雲中郡,加封為安北將軍,帳下許褚為破虜將軍,關羽、張飛為平北將軍,其餘為偏將軍。”

當聖旨傳到雁門郡郡府時,趙楠等人領旨謝恩後,將一個精美木盒內裝有一個寶石形狀的塑膠球,請傳旨的小黃門轉交給張讓,小黃門樂滋滋的接過盒子跟一個金餅子。

當傳旨的小黃門走後,大家皆大歡喜,“恭喜主公賀喜主公”眾人躬身拜倒說道。

“諸位,同喜同喜”趙楠欣喜地說道。

隨後幾日,趙楠同戲志才還有賈詡等人商量後,決定由志才為主,徐晃跟張郃前去坐鎮雲中郡。

臨出發前,趙楠送別戲忠、徐晃、張郃大軍時,說道:“那邊的塞外是匈奴,注意好防衛,按照雁門郡一樣吸納流民招募訓練軍隊。”

“諾,請主公放心,此去我等謹慎防衛塞外匈奴,編練兵馬。”三人回道。

為不斷削弱鮮卑的綜合實力也為了鍛鍊騎兵的成長,趙楠決定將狼騎跟虎豹騎放出去不斷掃蕩草原上的較小部落。

一時間靠近雁門郡千人左右較小的部落紛紛滅亡,這不僅繳獲了大量的牛羊跟馬匹,也讓兩隻騎兵成為真正的惡狼跟虎豹,剩餘的鮮卑部落紛紛遠離雁門郡。

訊息傳到鮮卑王庭讓檀石槐十分憤怒,作為鮮卑族的梟雄不能容忍漢人騎兵在他的地盤放肆,但由於沒有抓到應對的辦法一直不敢再次出兵。

由於鮮卑王庭是由眾多部落組成,一旦再次失敗他好不容易建起的威信就會遭到質疑,汗位甚至不保,為此只能暫時忍氣吞聲加快內部力量的整合,這也是趙楠跟戲忠、賈詡猜到這點才敢讓呂布跟張遼前去襲擊鮮卑小的部落原因。

趙楠在雁門郡試驗場地試驗種植的土豆跟番薯也迎來了豐收時刻,趙楠將戲忠召回,帶領戲忠、賈詡、典韋、許褚等人來到農場,典韋跟許褚以前都是在家種過莊稼的,跟農場老農一起下地,挖土豆跟番薯。